梅姨辞职,无处安放的贵族情怀,英系汽车品牌为何终究难逃衰落命运?

Image

导读:这次,梅姨哭了。在美俄、欧盟的大国角力中,英国左右为难。特雷莎·梅面临的尴尬处境,与特朗普、普京的强势相比,显得狼狈不堪。

特雷莎·梅哭了!

5月24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哽咽声中宣布将于6月7日辞去保守党领袖一职,将作为看守首相直到新的领导人选出。特雷莎·梅或将成为英国史上在任最短首相。在美俄、欧盟的大国角力中,英国左右为难。特雷莎·梅面临的尴尬处境,与特朗普、普京的强势相比,显得狼狈不堪。

谈及汽车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说国产车(准确地说是国产品牌汽车)与合资车,而按系别来说,经常提起日系车、德系车、美系车、韩系车甚至法系车,但英系车似乎也是一个被忽略的存在,即便是宾利和劳斯莱斯,我们也很少称之位英系车,对于英系品牌,大多数人都没什么印象。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系车为何也沦落的如此狼狈不堪?

其实,英国并非没有辉煌的汽车工业,也不是没有顶级的汽车品牌。相反,英国汽车工业在世界汽车版图中居于特殊地位,大名鼎鼎的宾利、劳斯莱斯、MINI、路虎、MG、莲花等都起源于英国。头顶“日不落帝国”的光环,英国人从骨子里就透露着一种贵族情结,而这种贵族情结,比德系和法系、意系更甚,因而英系车中平民车少见,却以超豪华品牌闻名。英国人对造车也有天赋,不管是论豪华车领域,还是比拼性能的赛场,佼佼者中总有英系品牌的身影。英系车代表着古典、优雅、内敛、不张扬,讲究内涵和个性,注重内在设计和做工精细。

正所谓“绝非凡品”者,必定是好东西,却往往不会成为热门货。极致性能和奢华的背后都是钱堆起来的,因此英系车普遍价格高,能负担起的目标受众少,销量自然不如走量的大众或者BBA。在规模化的大工业时代面前,英国人仍然选择坚守传统工艺,直到今天,英国克鲁郡的工匠依然秉承着传统的造车工艺,用超过三十年的从业经验以手工的形式进行装嵌。因而,福特用流水线大批量生产的国民车打败了英国人的精品绅士车,日本车的经济省油又给英系车最后一击,而风雨飘摇的英系品牌最后活下来的没几个,纷纷被外国财团收入囊中。

因为长期销量差,经营情况令人堪忧,英系车大都命途多舛,多数品牌易主并几经辗转,被卖给其它国家。以捷豹路虎为例,捷豹和路虎分别于1922年、1948年诞生于英国。作为英国顶级豪华车品牌,甚至还有英国皇室及军用背景,后来因为运营亏损先后在1989年、1994年被福特和宝马收购。2000年福特从宝马手中购得路虎品牌,至此捷豹和路虎两个英系品牌全都归属福特旗下。2002年福特将捷豹与路虎业务合并成一个部门。2008年被甩卖给印度塔塔公司,一直到今天仍属于该公司。捷豹路虎一直标榜其“英伦豪华车”的身份,但现今其实是印度品牌了。类似的英系品牌还要很多,诸如宾利、劳斯莱斯、阿斯顿马丁等,当下全都不归英国了,如荣威、名爵、莲花均已归属中国车企。

众多英系车品牌的命运像极了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辞职声明中所说的话:“妥协不是见不得人的事,妥协是生活的一部分。”在面对经营不利时,英系车没有自我革命,而是向现实妥协。以至于网上流传一个关于英系车的段子,颇有意思。

陆虎说:抵制纳粹车,砸烂日本车,保持高贵英伦血统。

捷豹说:路虎大哥说得对,他们有性价比但没逼格。我们逼格高。

mini说:两个印度傻帽,装什么英国车,我才是英国车,虽然有个德国后爹。

smart说:不错,我后爹也是德国。

那么,英系车为什么会没落呢?这其实和英国制造业衰落不无关系。1776 年瓦特改良了蒸汽发动机,英国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制造业一度引领全球。为了垄断“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英国禁止出口任何可能透露英国工业核心的技术,以及禁止任何这方面的人才离开英国。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牢牢地坐稳了工业老大的地位。

但是将技术封锁起来,也意味着固步自封。第二次工业革命之中,英国的创新发明就逐步被美国和统一后的德国追赶,进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彻底被美国和德国赶超。其实这些还不足以倾覆大英帝国的全球霸主地位,而二战之后,随着亚非拉殖民地的纷纷独立,伴随着“日不落帝国”沉入海底的还有风雨飘摇的英国制造业。作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英国汽车工业一开始就是落后的,因为英伦贵族们并不认为汽车将会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相反他们还是更钟情于自己的马车。到20世纪下半叶,工业化进入以重工业为主和以电气为动力的新时期,随着日本、德国等掌握了大规模、标准化汽车生产技术的国家崛起,以豪华车和运动车的生产以及以传统作坊式定制为特征、产能极低的英国汽车业根本无法抵御这股工业化的洪流。英国不仅没有形成像德国大众、美国通用、日本丰田那样大的汽车集团,反而是将大名鼎鼎的品牌不断卖给外国财团。2005年,英国本土最后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厂罗孚正式退出英伦舞台,最终被中国上汽集团揽入怀中。

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作为众多殖民地的原“宗主国”,英国一定程度上成了英联邦国家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于是选择了银行与金融等高端服务业,过于发达的金融业与此同时开始一点点掏空制造业的根基。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推行“去工业化”战略,不断缩减传统制造业,失去了基础制造业的支撑,打造强大的汽车产业自然成为了空中楼阁。作为转型替代,美国选择了科研设计与知识产权,日德选择了高精尖制造业。而英国最惨,在所有制造业门类中也就飞机发动机制造业占据着一席之地,此时已经没落的英系品牌汽车大都被迫抛售易主。

到本世纪初,英国已是“后工业化经济体”,制造业对GDP的贡献不到10%,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减少了超过70%。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给英国带来了沉重打击,让英国意识到以金融为核心的服务业无法持续保持国际竞争力。因此,英国政府开始摸索重振制造业,希望重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辉煌。英国启动了“开放和了解制造业计划(See Inside Manufacturing)”,以汽车行业为主,让年轻人深入了解制造业,同时积极推进制造基地建设,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链。

但事与愿违,随着英国脱欧进程的加快,引发了英国汽车工业的“大地震”,这对于复兴制造业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2月20日本田宣布将于2021年关闭在英国的汽车制造厂,日产也宣布将取消在英国桑德兰工厂生产X-Trail SUV的计划,丰田也考虑让英国工厂停产。不仅仅是日本汽车厂商,福特也表示考虑停产其在英国的两家发动机厂,法国PSA则对在英国建厂表达了担忧。众多汽车厂商的停产或取消建厂/生产计划,逐渐演变成英国汽车制造的全面危机。

作为曾经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国,混到如今这个局面,真的是惨不忍睹,而这种惨状早已有所征兆。从19世纪开始,特别是在1825年第一辆蒸汽公共机车问世以后,英国大街上那些原本以拉客为生的马夫们一下没了生意,纷纷提出抗议。除此之外,当时的蒸汽机车的烟尘和噪音也非常大,经常会惊吓到路上的马匹,于是市民纷纷抗议,最终英国议会与1865年通过了著名的《红旗法案》。

《红旗法案》规定了蒸汽机车上路必须由3人驾驶,其中1人添煤,1人驾驶,1人在车前50米步行举着红旗开道。另外车速不得超过4英里/小时(6.4公里/小时),通过城镇和村庄时,则不得超过2英里/小时(3.2公里/小时)。作为新生事物,自然有不完美的一面,需要给予时间去改进,然而保守的贵族势力就是这样直接扼杀了英国在19世纪成为汽车大国的机会。这项实行了30多年的法规强行将机车与马车画上了等号,致使英国原本在机车领域领先的脚步停滞了30年,让德国乃至美国在后来的汽车产业中抢尽了风头。如今英国几个数得上名的汽车品牌也都是在红旗法案废除以后才问世的:劳斯莱斯——1906年;MG——1924年,捷豹——1935年;路虎——1948年……唯独罗孚公司是1878年建立的,不过还是从1901年才开始生产汽车……

如今,在全球经济流动性日益增强之际,英国如果不能在国际分工合作中找准自己从角色定位,反其道行之,那么英国汽车工业进入倒计时的时间应该也不会太久了。

关于中国车市的1001个真相

自动驾驶的大背景下,江淮奇瑞合并一事,会否重上议程?

来自市场一线的炮声,一家典型车企备战国六标准纪实

实销解读广东老板最爱埃尔法?明星保姆车,带两个秘书空间也够?

特斯拉实销数据解读,“域外神兽”,降价后会成自主品牌绞肉机?

实销数据解读3月轿车市场,回暖假象背后,朗逸库存加深近1.8万辆

加入微信群:搜索微信号lattee123

商务合作:18555507600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34645.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