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你的底盘 保住你那点可怜的抓地力_台湾

所谓“提升抓地力过程中存在的bug”可以理解为你在轮胎上花了大钱结果还是没抓住。这确实挺让人着急的,但倒不是一个不能解决的bug。如果说在各种rolling start时打滑抓不住地,主犯一定是轮胎,但弯中抓不住地你就不要再在轮胎上钻牛角尖了,想想还有什么能够在复杂的动态过程中影响你的抓地力的?没错,一定是底盘setting。

强化你的底盘 保住你那点可怜的抓地力

无论多么复杂的动态,要轮胎抓地的先决条件是要先让它们贴地,想想吧,把你的四条轮胎都拎起来,何来的摩擦力何来的抓地力?于是有人说,斯太尔的摩擦力一定好,话糙理不糙,不过我们不要再继续讨论斯太尔了好么。于是又有人说,怎么才会发生轮胎被拎起来的情形?很简单,重心转移。无论是急加速或急制动,还是高速的开弯辟道,因为重心转移你的四条轮胎的贴地状态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想要做到全天候抓地,基本不可能,除非你就在直路上匀速开,但是我们可以设定底盘尽量朝着全天候抓地的目标去努力,而底盘设定的大方向就是克服上述的重心转移。

强化你的底盘 保住你那点可怜的抓地力

强化你的底盘 保住你那点可怜的抓地力

强化你的底盘 保住你那点可怜的抓地力

图:如此情况下,你的轮胎等级再高,如何表现出应有的抓地力?

强化你的底盘 保住你那点可怜的抓地力

图:从底盘着手,让你的四条轮胎无论在何种动态下都保持尽量贴地,才能最大化发挥轮胎效能。

别看轮胎的胎面面积好似这么大,但其实充满气后,每条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面积也就是一张名片的面积上下,即便是四个轮甚至六个轮加起来,也不到一张A4纸的面积,真要强化车辆抓地力性能的话,往往是要通过内倾角、前束这两个四轮定位参数来实现的,而这两个参数的调整,除了要有一台四轮定位机或者两个铁架两条拉线外,还需要对悬挂系统上的各条杆件上做做工作。

改底盘、先改避震器,这条不成文的习惯你应该也知道,那是因为在非专业赛道驾驶的情况下这是效益实现最高最直接的投入。为了所谓的“一低遮百丑”而改避震器都是扯淡,经历过你就会明白——我宁愿丑点儿,那份罪我不受。不要喧了宾夺了主地认为改装避震器的主要功劳是降车身,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改装观念,但可悲的是现在很多刚接触改装的车友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如何买绞牙、买气动来降低车身高度,以为这就能换来好看的效果,其实这真是一种无知透顶的想法和动机。确实,降车身降重心提升操控是避震器对原装车做的贡献之一但不是全部,避震套件更主要的任务是提供更强大的支撑性、吸震性、耐久性等等。

强化你的底盘 保住你那点可怜的抓地力

图:绞牙避震是绝大部分新入门者默认的底盘升级的起始点,但这却几乎是底盘改装中最难得一个部位,而很多不具备避震机调整经验的改装店却因为绞牙避震高达三四成的利润而不断游说新车主们购买使用,但安装调整成一坨X,车友完全感觉不到好在哪儿,只感到颠出了翔……

如果你是真抱着一颗用和玩的心去改避震,那我觉得第一步要做得是放下品牌偏见,没有所谓的台湾避震一定比日本避震差,日本避震不如欧洲避震耐用,品牌总归有上中下之分,你有十万块的预算也不一定能把这件事做舒服了,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那么找合适自己的避震器就在于“配”和“调”。所谓的“配”是指避震器配置的选择。就跟买车一样,如今很多厂家针对不同层次的玩家都推出一些自定义的附件,比如不同公斤数的弹簧啊,不同形式的塔顶啊,甚至“李子串”都有不同等级之分。最实惠的做法是多试多问多学。

强化你的底盘 保住你那点可怜的抓地力

图:无需调整的运动套装避震机或者更适合90%以上的车主使用,我的车又不会到赛车场,为的就是保留一些舒适性的同时将支撑力发挥得最佳,所以但凡在改装观念成熟的国家和地区,运动弹簧占了70%左右、20%的车主会选择运动避震套件、不超过8%的车主会选择绞牙避震、选择气动避震的不超过2%!这些都是别人数十年改装经验总结出来消费习惯。

关于“配”,拿上面说的几个选配件挨个儿举例说。弹簧公斤数是最直接影响你的避震器是“软”还是“硬”的关键部位,所以配多少公斤数的弹簧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你的避震器的性格,因此这一步要慎重。节省篇幅不展开说,从形式上来概括,直卷式弹簧竞技,渐进式弹簧舒适;从K数上来说,太低起不到该有的支撑,太高你的屁股受累,经验之谈,街道上用4K-6K左右的弹簧是相对舒适的,具体多少公斤数得跟你的车重挂钩。再说塔顶,波子金属塔顶当然是人人心中的理想世界,但理想遇到现实总会碰一鼻子灰,我是真的不建议在街上用什么金属塔顶,橡胶的不要太舒服。防倾杆连杆,也就是俗称的“李子串”,有些避震器套装内也会提供两头为波子形式的,用这个车轮动态会好很多没错,但是这类接头时间长了会松动这一点在你选择的时候也要考虑进去,个人还是建议用原厂式样的更省心。

强化你的底盘 保住你那点可怜的抓地力

图:尤其是一些台湾避震器,为了凸显自己的产品优势,跟整车销售一样,他们提供丰富的选配件。比如说弹簧,比如说塔顶形式,比如说“李子串”形式等等。

强化你的底盘 保住你那点可怜的抓地力

图:只有直卷式弹簧才会有固定的、可测的弹簧弹性系数,也就是俗称的K值,而渐进式和变径式弹簧是没有K值,这是最简单物理常识。一般运动型弹簧都采用后两者,无论渐进性还是韧性表现都是直卷式弹簧无法比拟的,他们更适合日常街道上使用。

强化你的底盘 保住你那点可怜的抓地力

图:俗称的波子金属塔顶是人人的理想世界,但你真的考虑好将他带进你的日常生活了么?其主要作用,就是为那些不方便调整内倾角的悬挂形式(例如麦弗逊)提供可调整的机构,但长时间使用呢?那个能活动的球头所发出的异响你能充耳不闻吗?

强化你的底盘 保住你那点可怜的抓地力

强化你的底盘 保住你那点可怜的抓地力

图:防倾杆连接杆做成波子形式的自然好,但也要考虑长时间使用后的连接点松动问题。

强化你的底盘 保住你那点可怜的抓地力

“调”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并且街车不像专业赛车有详细的数据作支撑,我们只能根据感受和长期的使用积累为依据去调整出最适合自己的车身高低、阻尼值、倾角束角等特性。街车车高的调整也许用不着像赛车那样讲求配重,但通过性总要考虑进去,因此不宜过低,两指左右,初改避震的新人喜欢追求最低,好似美观了的另一方面却会增加不少小烦恼。阻尼值大小跟上述弹簧公斤数一起会影响到乘坐感受,跟车高一样,一上来大家喜欢追求最低和最硬,我觉得在保持一定支撑力度的基础上往舒适了调才是最合理的,所谓的“韧”才是民间普遍认为一套好避震的标准,当然这个过程相当漫长,用绞牙的同学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要嫌麻烦,安装时候设定一个值就完事儿了,那简直浪费了一套避震。最后还有几何参数,降低车身后倾角束角肯定会发生改变,但很多时候这个幅度一般是街车所不需要的,最直接的不理想后果便是轮胎的偏磨,这一点也是很烦人的,所以第一,车高真的不需要太低,第二,必要的时候要购入倾角、束角调节拉杆来做补正。当然为了增加车轮抓地能力和提升操控性,几度的小倾角可以保留。

强化你的底盘 保住你那点可怜的抓地力

图:想像赛车那样精确计算四根避震器的高度?你没有那个数据依据,更没有那个必要。

强化你的底盘 保住你那点可怜的抓地力

图:两指到三指,也不难看,通过性也高,何必要追求最低自寻烦恼?(此车安装的是Bilstein的B12运动套件,前轮下降高度比后轮上,以此将重心往后移,欧洲的调教观念就是如此,通过重心转移来获得更好的操控性)

强化你的底盘 保住你那点可怜的抓地力

图:日常使用,不要过分在意那些一指两指的“虚名”了,第一通过性、第二不蹭轮眉其实已经是最基本要求了。

强化你的底盘 保住你那点可怜的抓地力

图:除非你玩风格,倾角这个东西保留少许即可。

强化你的底盘 保住你那点可怜的抓地力

强化你的底盘 保住你那点可怜的抓地力

图:降低车身后会导致原来的悬挂几何发生变化,出现不正常的内倾角,为了避免轮胎偏磨和恢复正常的轮胎抓地力,这种倾角补偿拉杆你得换上。

强化你的底盘 保住你那点可怜的抓地力

图:当然,为了保证操控和抓地力,一定的倾角可以保留。

强化你的底盘 保住你那点可怜的抓地力

图:没有那个能耐、没有那个耐心玩绞牙就老老实实从套装入手吧。

改避震器是一个看似最基础但却是最复杂的底盘项目,想要有所心得需要历练。防倾杆是配合避震器更完美工作的最佳帮手。独立悬挂形式的优势在于左右车轮可以单独作动,更灵活,车辆动态可以更好。但想象一下弯中的情景,相比扭力梁那样的非独立,独立悬挂设计的左右车轮少了各自之间的制约,这反而让重心转移更明显,于是会有防倾杆的存在。防倾杆连接两侧避震器,弯道中通过自身扭动来抑制弯道内侧车轮的离地,改装用的防倾杆相比原厂一般会更粗,弯道中的作用力更大,但请注意,防倾杆会改变车头或车尾的弯道特性,请结合自身驱动形式来决定如何搭配前后防倾杆的安装。

强化你的底盘 保住你那点可怜的抓地力

图:改装用防倾杆作用力更大,会改变车头或车尾动态,视情况选择安装。

强化你的底盘 保住你那点可怜的抓地力

重心转移还有一个“背后推手”——车架形变,因为肉眼不能见的形变的存在,重心转移被放大,因此克服形变就能减弱重心转移,减弱轮胎抓地力的缺失。很简单,克服形变的措施就是补强,这个要算作比较高阶的升级了(车架点焊、防滚架这种暂不在这里讨论,我们只讨论通过改装件达成的底盘升级),一般来说街道上似乎不会感觉出底盘强化的作用,所以我很纳闷为什么很多车连避震器或者防倾杆都没改先去装一整套的车架强化拉杆…底盘强化件的原理就简单很多了,他们横向或纵向安装于底盘前后各个部位,增加底盘的整体性,削弱了重心转移过程中的形变。除了底盘强化拉杆之外近年还有越来越多人去升级车上各部分的衬套,比如主副车架之间的,悬挂摆臂与车架支架的等等。考虑舒适性原厂衬套很软,这等于让底盘的零部件之间存在了“虚位”。改装用衬套(杯士)一般会有硬胶跟金属两种,前者保留一定的舒适性,街道适宜,后者则时毫无人性的硬碰硬,不建议街车更换,另外更换衬套的过程也比较繁琐,耗费人工,升级之前要考虑清楚,你是否真的需要。

强化你的底盘 保住你那点可怜的抓地力

图:肉眼所不见的车架形变会放大运动中的重心转移,削弱措施就是补强。

强化你的底盘 保住你那点可怜的抓地力

图:各种底盘强化件是直接省事措施。

强化你的底盘 保住你那点可怜的抓地力

图:衬套便算得上高阶升级,待你能够感受出底盘强化件存在的必要性之后,再来考虑衬套这种安装极为繁琐的小东西吧。

强化你的底盘 保住你那点可怜的抓地力

图:硬胶还是纯金属就看你有没有完全放弃日常舒适性的魄力了。

强化你的底盘 保住你那点可怜的抓地力

强化你的底盘 保住你那点可怜的抓地力

图:底盘是一个大工程,他千变万化,其复杂程度甚至胜过车上其他任何系统,对于街车来说,需要你花很长时间很多心思来设置的底盘也是改车的最大乐趣所在。

改底盘提升抓地力乍听上去有些牵强,但事实就是这样,汽车是一个整体,改装也是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工作,不然怎么说改装是个坑呢,原车完美的平衡一旦被打破,你就花大代价去重新寻找平衡吧。另外,底盘强化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甭想着一蹴而就,单个避震器就能让你研究个一年半载的了。因此我们建议底盘的改装要由简及繁慢慢调教,从那些套装避震开始压根没什么奇怪,重在感受每一次升级带来的变化,这样的改装才会显得有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68228.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