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对汽车的传统误区,你中招了吗?

春节回到乡下,免不了被乡亲们抓着聊车。村里早就进入车轮时代,毕竟这里公共交通不如城市,对车的刚需更大。再者,村里养车成本低。

于是,大家逐渐成了老司机,对汽车有一定理解。不过有些误区,哪怕在成为老司机后,依然没有摆脱。

1.三缸机必定抖如村里拖拉机?

“老司机”会搬出物理学告诉你,诸如三缸机有先天结构问题,并拿以前奥拓来做例子。

这些对汽车的传统误区,你中招了吗?

键盘理论分析全对,但问题在于,发动机和车身之间并非完全硬连接,哪怕发动机真的抖,也可以靠衬套等方式去消振。还有三缸机自身,也会在飞轮配重上下功夫,用来消减抖动。就像抖音上的小姐姐,外貌先天不行,但可以靠一系列后天手段来美化。

这些对汽车的传统误区,你中招了吗?

市面上很多三缸机其实很难开出跟四缸差别,例如福特1.0T、通用1.0T、标致1.2T、领克1.5T等。当然啦,也有真的很抖的,例如本田1.0T、宝马X1。不是想帮三缸洗白,毕竟衬套这些东西会老化,多年使用后是否仍表现如新,就有待观察了。

2.后驱车比前驱车操控好?

在极限状态下,后驱车特性确实跟前驱车不同,例如大家津津乐道的漂移。可是回到日常驾驶,前后驱特性难以从驾驶上获知。操控不好的后驱车,数量跟操控好的前驱车一样多。哪怕遇上一台操控好的后驱车,你也说不准究竟是悬挂、配重之类的功劳,还是后驱结构带来的功劳。

一台车是怎样,真的只能以试驾为准,预设立场常被打脸。我认同一位前辈说过的思维,汽车就像个黑盒,我不知道黑盒里面的运算公式。我能得知的,就是加进黑盒里的东西,即所用的技术。至于黑盒如何转化这些东西,我们无从研究,能做就只有走去黑盒末端,看它出来的结果,即以试驾来获得感受。

这些对汽车的传统误区,你中招了吗?

话说回来,在豪华车领域,对后驱车确实有某种实际刚需。后驱车的发动机一般是纵置布局,前轮摆角能做得更大,转弯半径能做得更小。尤其去到C级车后,仍用前驱会很难掉头。还有就是对于动力较强的车,加速时重心后移明显,后轮驱动此时会抓得更稳。但不管怎么说,后驱对操控的影响很隐性,不像可乐雪碧放面前,一口就能让你分出来。

3.日系车轻,不如欧系安全

这个话其实不完全对,也不完全错。早期日本车确实比欧系车轻,可是如今情况反过来,欧系车轻量化非常激进,同级车分分钟比日系车还轻。背后原因是欧洲环保法规,使得欧洲厂商大举减重。

这些对汽车的传统误区,你中招了吗?

至于重即安全这个思想,其实有一定道理。美国IIHS做过大车撞小车的实验,例如奔驰C级碰Smart,丰田亚洲龙碰雅力士iA等,大车(重车)确实有优势。最极端的例子,当然是大货车碰小车,大货车毫发无损,但小车直接毁灭。

不过重车自己撞墙或其它刚性物,情况又有所不同,这时车重会制造更大的碰撞能量让自身承受。E-NCAP、C-NCAP等碰撞测试,思路都是让车以一个速度去撞障碍物,大车在当中其实比较吃亏。最经典莫过于ADAC做过的实验,一台碰撞四星成绩的奥迪Q7,跟一台碰撞成绩五星的菲亚特500对碰,结果就是五星输给四星。

4.自动挡用空挡滑行省油

这些对汽车的传统误区,你中招了吗?

这个真是老司机才有的见解了,当年开手动挡,红灯临近停下的时候,会提前挂入空挡防止熄火。去到自动挡时代,就完全没这个必要,可是老司机们的右手习惯了这个动作。类似的老司机病,还有种典型症状,就是明明在开自动挡,但右手却一直放在挡杆上。

5.冬天开暖气费油

这个原本是个谬论,因为暖气来自发动机余热,属于“废物”利用,不额外增加消耗。不过对于电动车,由于没了发动机热量,只能消耗电能来制暖,冬天开暖气掉续航会特别快。有个真实笑话,北京冬天打北汽电动出租,司机死活不开暖气,一开就狂掉里程,人家可是接少好多单啊!

这些对汽车的传统误区,你中招了吗?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4811.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