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数亿元”挺进激光雷达,三大细分市场“争霸”

【编者按】十年前激光雷达传感器太大太贵,但如今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本文转载自高工智能汽车,由亿欧汽车整理转载,供行业内人士参考。


激光雷达,被认为是解决高级别自动驾驶量产落地所需的关键传感器之一。

除了特斯拉是个特例,几乎全球主要的汽车制造商和自动驾驶初创公司都在把激光雷达作为感知套件的一部分,但迄今为止,高密度、高分辨率、低成本的车规级激光雷达仍然是一个空白市场。

此外,行业还必须解决的一个挑战是,激光雷达没有标准的测量方法,这意味着无论是激光雷达供应商还是汽车制造商都没有办法客观的比较各家激光雷达产品的优劣。

同时,为汽车激光雷达开发一套标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的激光雷达公司依赖于不同类型的技术路线,此外,根据使用情况有不同的探测距离的要求,从50米的近程到300多米的远程。

不过,几乎所有的激光雷达公司都在“传递”同样的利好消息:更好的分辨率,更宽的FoV,更长的探测距离,更精确、更便宜的下一代产品方案。

一些行业人士认为,马斯克此前对于激光雷达“无用论”的判断偏离了事实。的确,十年前激光雷达传感器太大太贵,但如今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马斯克,脱离了现实。”

一、三大细分市场扩张

从近几年的市场发展来看,未来激光雷达在汽车行业将分化为三块细分市场。

第一个是开发全自动驾驶汽车,也是激光雷达早期的主要市场。由于自动驾驶初创公司相对较强的感知系统设计和算法能力,这更像是一个验证激光雷达性能极限的测试场景。

对于Robotaix行业来说,即使成本很高,也不会放弃激光雷达,因为它具有极佳的距离精度——这对安全至关重要。只是,商业化落地进程低于预期,这个细分市场对于激光雷达来说,短期内很难规模化部署。

另一个可以更快应用的市场是高级别自动辅助驾驶,主要是L2+、L3。一方面,增加紧急制动、盲区监测能力,并补充摄像头的感知盲点,提供可能的安全冗余。另一方面,是作为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的核心传感器之一。

不管是奥迪、沃尔沃、宝马还是奔驰,激光雷达都是L3自动驾驶量产车的标准配置。这个市场的大规模部署的成本在200美金左右。

第三个新兴市场,就是车路协同的路侧感知单元。这其中,基于基础设施(路侧)的激光雷达,可以精确探测和跟踪十字路口行人和车辆的高精度数据采集,并通过背景滤波、目标聚类、行人车辆分类等用于智慧交通的车路协同。

本质上,这种方法将提供额外的自动驾驶安全冗余层,并且服务于所以具备联网功能的车辆,而不是仅仅针对自动驾驶汽车。这也被认为是,上“车”之前,激光雷达的另一条出“路”。

这意味着,激光雷达的市场,从车端延伸至路端,对于身处其中的初创公司来说,意味着更容易实现规模化量产,并分摊和降低车规级产品的制造和研发成本。

实际上,这两年,包括一径科技、镭神智能、图达通等多家激光雷达企业都在双线部署车端、路端激光雷达产品线,并且在一些车路协同示范项目上斩获订单。

二、上市公司“挺进”

新的市场机会,也在吸引更多的激光雷达企业杀进汽车及交通市场。

近日,国内上市公司万集科技(300552)发布公告,拟募集9亿元资金投入自动驾驶汽车用低成本、小型化激光雷达和智能网联设备研发及产业化建设等项目,实现激光雷达、V2X-OBU和V2X-RSU等智能网联产品的量产。

同时,公告提到,以前装ETC业务为契机,打通汽车前装市场,与国内主流整车厂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车载激光雷达产品提供市场保证。

此外,公司的8线激光雷达、32线激光雷达已经完成产品化,并结合实际测试及应用情况进行算法优化。第二代车载局部视场激光雷达及路侧 32 线全视场激光雷达开始小批量试制。

从实际进展来看,车路协同仍是短期内的重点落地业务。

公告显示,该公司开发了基于多线束激光雷达、高精度摄像头等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基站,利用边缘计算技术,将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进行融合、分析,对道路交通中的车、人、障碍物等特征提取,形成事件预判、预警,并通过路侧基站上的 V2X路侧终端传送到云端平台、其它 V2X路侧终端、V2X车载单元、移动设备等。

同时,根据高级别无人驾驶(L3以上)应用场景中对激光雷达的要求,积极布局固态激光雷达的研发工作,在发射模块、扫描模块及接收模块方面的系统方案设计、指标测试及验证等方面均有实质性进展。

按照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的车路协同市场数据报告,未来五年仅国内车路协同示范项目对路侧(高速公路)激光雷达的需求规模就接近20亿元。考虑到新基建及5G部署的较快,这块细分市场的需求也将可能持续放大。

以目前各大一二线城市推动的5G公交等等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升级,在未来五年将为交叉路口激光雷达带来超过60亿元的市场需求。

三、车端量产进行时

不过,即将开始投放市场的高级别自动驾驶量产车,激光雷达仍是一大亮点。

在奥迪A8上首次搭载的激光雷达,在沃尔沃汽车的HWP功能上将被延续。目前,该公司正在与Luminar合作,看是否有可能让激光雷达成为SPA2平台车型的标准配置。

两年前,沃尔沃汽车旗下的基金完成了对Luminar的第一笔战略投资。理由也非常简单,激光雷达是一项关键技术,它能让自动驾驶汽车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中以更快的速度安全行驶。

沃尔沃将是Luminar的第一个大规模量产客户,该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表示,包括奥迪、丰田和其他九家汽车制造商也在展开深入合作。

Luminar目前拥有80项专利和350多名员工,公开信息披露仅Iris系统的合同总价值就超过15亿美元。

在最受关注的价格方面,Luminar公司披露已经能够将激光雷达硬件成本降低到1000美元,一旦规模继续扩大,成本将有机会降低到500美元。

Luminar提供的整套激光雷达软硬件系统称为Iris(功耗在30瓦左右),它可以在250米的范围内探测到行人的姿势,包括手臂和腿等肢体。此外,对体积较大物体的最大探测距离可达500米。

此外,两家公司还计划探讨激光雷达在改善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方面的作用,有可能为未来沃尔沃的部分车型配备标准的激光雷达传感器。

整个平台会有两个系列,一种是更先进的版本,支持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另一种是更便宜的ADAS版本,提供紧急制动和转向等自动辅助驾驶功能。

而宝马将于2021年发布的L3级量产车上,麦格纳是Tier1,联合激光雷达公司Innoviz为宝马交付车规级InnovizOne,后者还提供了自己的计算机视觉软件平台,被集成到宝马正在开发的核心堆栈中。

Innoviz软件用于分析激光雷达点云,识别感兴趣的目标,对目标进行分类并跟踪。此外,软件也支持激光的动态扫描,可以改变其MEMS扫描模式在不同的路况条件下,当目标被探测到时,激光可以瞄准目标,为感知系统提供更多的细节。

与此同时,博世在2020年CES之前正式宣布,其首款车规级长距离激光雷达已经进入量产开发阶段。该款激光雷达产品可同时覆盖长距离和短距离探测,适用于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自动驾驶场景。

此外,法雷奥的第二代SCALA激光雷达(16线,上一代的4倍;150米测距)也在部分车型量产项目上斩获订单,预计SOP时间点为2021年。

而国内激光雷达公司一径科技,在常熟也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激光雷达工厂,一期设计产能是5万台,2022年根据市场情况进行产能扩充。

公司负责人表示,今年激光雷达企业的重点,在于谁能够持续证明产品的成熟性,满足高性能、车规级、可量产的要求,是否被客户验证。

本文经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欧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7636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