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束汽车项目启动,全新合作模式照亮长城宝马合资路

Image

总编| 钟昆

作者| 葫芦侠

编辑 | 董梦帆

来自汽车葫芦圈的报道

11月29日,长城与宝马合资孵化的新公司——光束汽车正式启动,并在生产基地所在地江苏张家港举行了启动仪式。双方宣布,在股比方面,采用50:50的股比结构,新工厂将于明年动工,2022年完工并投入生产,预计年产能为16万辆,将主要生产MINI新能源汽车,后期不排除再导入其它车型生产的可能性。

在我国放开合资企业股比限制后,先行吃螃蟹的是在华晨宝马的股比中扩大到75%的宝马,另一家是我国首家外商独资车企——特斯拉,它在上海的工厂已经初具雏形。如今,长城和宝马的合作以50:50的合作模式,将有怎样的意义呢?

光束汽车启动的意义

按照我们过往的合作模式,不外乎我们以厂房、土地换取外方的技术与生产经验。但在光束汽车这里,一切都被推翻,进行重新改写。

它不仅是一个新的中外合资企业,更是双方在平等、互补的基础上展开的一次全新共赢模式的探索。在我们看来,这种双方占股50:50大家话语权平等的合资模式,将不会仅仅局限于生产阶段,还包括前端的研发以及后期的产品销售等环节。

从发布会释放的信息,我们也可以断定未来的纯电动版本MINI以及长城汽车旗下新产品都将在光束工厂投产。光束汽车将立足于股东双方的研发能力与资源,借助宝马在全球市场的技术经验与运营实践的支持,实现“联合研发、中国制造、服务全球顾客”的崭新业态模式。

并且光束汽车所生产的车辆将面向全球市场进行销售,而借助宝马布局全球网络的经验,对长城汽车进行全球化战略布局,借船出海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何选择了彼此

一家是以车型主打运动和操控见长的全球豪华品牌运营者,一家是中国汽车行业SUV车型的领军企业。它们是如何相中对方的?

我们先听听双方当事人是怎么说的。

在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看来,长城汽车虽然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并且在新能源领域有欧拉,高端品牌有魏派,已在俄罗斯等地积极进行扩张和布局,但相比宝马这样的“老师傅”来说,长城汽车依旧是汽车行业的新兵。

选择与宝马集团合作,最重要的是要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学习到宝马在技术、国际市场运营、对全球法规理解方面的经验,这是长城汽车最大的收获。

宝马方面表示,之所以选择和长城汽车携手合作,更看重的是双方的能力互补,尤其是长城汽车对整个汽车价值链有深入的了解,成功的增长经验,同时也有非常高效的生产和制造流程。

这是摆上台面的官方措辞,直白地说,就是宝马希望借助长城汽车对中国市场的渗透和丰富的中国市场营销经验,以及长城在供应链成本控制和制造方面的优势,实现资源和优势的互补,更好地让新产品打开中国市场。

这是一项双赢的决策,至少在现在看来是这样的。

终端销售各卖各的货

本次启动仪式上,传递了两点重要的信息。

一是关于销售渠道和网络的组建。光束汽车并不会构建新的经销商网络,而是会依赖长城汽车以及宝马汽车现有的经销商网络分别对MINI新能源车型及长城新纯电产品进行销售。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将来这个工厂生产的电动汽车,如果挂MINI标的话,就放在宝马的销售渠道和终端进行销售;如果挂的是长城标的话,就在长城汽车的销售渠道和终端进行销售。对于这样的营销政策,也符合宝马在品牌的运营和营销端希望自己掌控的要求,也展现了长城汽车在这次合资中的自信与底气。

并且这种50:50的股比合资模式,更像新时期的“搭伙过日子”。双方的新项目和产品通过“各卖各的吆喝”这种新的合资模式,避免了过去中外双方在品牌设计、渠道整合等方面的一系列麻烦和折腾内耗。

当然,可以预见的是,大概率不会出现同时挂着长城和MINI标志的同一款COOPER车型,双方在车型导入和产品定位上一定会实现差异化,以实现对更广泛细分市场的覆盖。

二是光束汽车或将不再上马新的汽车品牌。目前所公布的信息是未来主要生产车型为宝马MINI系列的新能源车型以及长城旗下的新产品。

这在我们看来,或许是明智之举。放眼看市场上,多少胎死腹中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见不到明天的太阳。目前实现量产的仅有蔚来、威马、小鹏、合众、爱驰等屈指可数的数家企业。而传统车企新创的新能源品牌也运营得颇为艰难,强大如比亚迪与戴姆勒合作的腾势,甚至华晨宝马此前注册的之诺品牌,如今在市场上也不见踪影。

在长城身上,已经完成了PHEV的电气化进程,并率先在WEY上实现了量产。在新能源领域,欧拉品牌运行良好。宝马方面,i3和i8是成功试水的先例,在PHEV方面,X1 PHEV和530Le的受欢迎程度也非常乐观,宝马X3纯电动车型未来也将面世。双方完全没有必要再去新创品牌,重复建设。

一方面新品牌成立和运营的成本并不低,既然有现成的,为何要淘神费力的新创品牌呢?另外,从当前的市场氛围来看,消费者经过太多造车新势力讲故事的折腾后,甭管你背后的金主爸爸是谁,都没那么感冒了。既然费力又不讨好了,不如用好现有的品牌和车型。

谁会更有话语权?

在这场启动仪式上,我们更关心的是双方股比相同,那么谁会更有话语权呢?

先从光束汽车的董事会成员来看,一共设有六名董事,长城和宝马各有三名。在光束项目的日常管理成员中,双方各自派出了在相应领域最擅长的高管组成最强班底:首席执行官赵胜广来自长城,首席技术官博涛来自宝马,首席财务官韦德明(Dirk Wiedmann)来自宝马,首席运营官赵兵来自长城。

长城汽车高级副总裁、光束汽车董事长赵国庆表示,在日常工作中,双方采取管理委员会形式,对项目的重大事情做出决策,委员会成员具有平等的建议权与决策权。双方股东承担同等责任,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对光束项目做出贡献。

宝马集团董事彼得博士在就这个问题回答媒体记者提问时表示,采用50:50的方式进行合资和合作,最重要的是可以实现互补,通过双方优势资源开发和制造产品,同时通过双方各自既有的渠道来进行销售。“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认为50:50的合资架构完美契合我们这一合资的目的,同时这也是一种创新的合作方式,在汽车行业之内我们还未看到哪家合资企业采取了类似的架构。”彼得表示。

结语

作为我国外资股比限制政策拟放开后成立的首个整车合资企业,光束汽车是宝马在全球范围内的首个电动车合资项目,也是长城汽车首个合资整车企业。有这样强大的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将打造出一个足以代表双方未来的光束汽车。

《圣经.旧约》里,“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我们也希望光束汽车的这一束光,能照亮长城与宝马合资前行的路,也照亮中国汽车产业更为美好的未来。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6898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