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碰就变形的皮薄日本车是真的不安全吗?

Image

资源置换合作请加 VX 15216685489

硬件产品众测请加 VX282711398

公众号后台回复「华为」,进入华为微信交流群!

哈喽~又到了汽车组专属的momnet~

今天和大家讨论的依然是汽车安全常识的问题喔~在 9012 年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关于车一些让人“惊悚”的新闻标题。

依然可以看到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撞车”图片

依然可以听到不少类似这样的话

“日系车皮薄,不安全!要买就买德系,美系车,车皮厚安全!”

更有“专家”通过按一按车皮表面的方式就能判断出一辆车的安全性。如此高明的方法,实在是让那些玩命做碰撞测试的工程师们惭愧。

“车皮薄=不安全”这个概念在很多人心中一直抹不去,车皮的薄厚到底能不能决定安全性?

1、车身车皮厚就等于安全?

兄 dei~你以为你开的是装甲车吗?

现在的汽车安全理念早已经不是钢板厚等于安全的时代,车身安全分成了车头车尾的吸能区和笼形车舱的保护区。

首先是吸能的概念,在撞击中通过车身变形吸收撞击的能量,减少传递到车舱内的冲击,从而最大程度保护车内乘员。

其实这个概念和人的身体很像,一样是外面的皮肉是软的,中间骨骼硬,用来保护内部器官。如果按照要外面硬的观念,直接把骨骼做到最表层,那就直接没有了对外部的缓冲,如果受到撞击,结果就是造成内部器官受损。

同理当车受到撞击,最外层的表皮再硬再厚也无法使吸收的能量分散开,所以变形的可能性要远大于钢架。

其实车身的厚度与安全性一点关系都没有,车皮不是安全件,不用纠结于车皮薄厚,车皮最大的作用覆盖车身,让车辆美观、减小风阻,保护车外的行人。车身覆盖件,并不影响车辆安全性。然而遗憾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车祸都是两车甚至多车相撞,这时候往往占便宜的都是车皮厚车重更沉的车。发生轻微碰撞的话,别人的车可能只需喷漆,而车皮薄的那位可能就要进厂钣金了。

虽然皮薄看起来有那么点劣势,但一个人身体强壮与否,与你的皮肤厚度没有关系,关键在于肌肉和骨骼。所以真正对行车安全起作用的不是表皮而是车架。

2、碰撞后整车变形越小的车安全性越好?

(图片来源:百度)

上文我们也提到,现在主打的都是吸能的概念,其实好的安全性,应该是车前部充分溃缩吸收能量,驾驶室框架保持完整。但如果整车都保持完整的话,没有车前部分来吸能,人就要更多的吸收碰撞的动能,其实是最不安全的。看到那些撞的烂的不成样子的车,不要就此断定这是垃圾车,那是小白的表现,只要碰撞后驾驶舱不变形、车门正常打开、座椅不脱位,即便车头车尾变形再严重,都是一辆安全的车!

这一点误会真的很大,不能看谁撞得惨些就认为这辆车不安全,关键看人有没有事!

3、那决定车辆安全性能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是,材料和结构。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材料和结构。一旦真正发生碰撞,只要防撞梁和ABC柱没有变形或折断结构保持完整,同时气囊气帘全部打开,那车内乘员不会有太大危险;如果A柱都断掉了,那就杯具了。

因此,这些关键位置所用材料的刚度和硬度,以及整体框架的设计,才是真正决定车辆安全性能的最核心部分。就算你的发动机盖做得比轮胎还厚,在激烈的撞击中也没什么用。毕竟造一款车的成本是有限的,在关键位置上舍得用好料,才能提升被动安全系数。ABC 柱这些关键位置,通常都舍得用高强度钢材,最大限度保证安全性能。

我们评价一辆车的安全性时,我们总是习惯性的从外观入手,关注表皮的用料够不够硬,厚度如何等等。但影响车辆安全性的核心部件其实是车架,而它则被隐藏在表皮的内部,通常我们根本看不到它。所以,是时候改变车皮薄就不安全的理念了,因为安全或不安全,与表面材质的关系几乎为零。

所以大家看完还觉得车皮薄是一种劣势吗?欢迎大家留言和我们互动喔~!!!

本文编辑:Dddee

部分图源网络

END

前段时间,小米宣称将联合三星首发 1 亿像素超清相机,同时,小米概念机 MIX Alpha 更是首发了这颗传感器。一亿像素等于一亿解析力吗?如何通过“相机的视力表”判断相机的解析力?同时,这颗一亿像素的传感器是否能给疲软的 MIX 系列带来突破与改变?精彩内容,尽在本期《Z-TALK》

打开 ZEALER 小程序观看本期视频

*iOS 用户可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俱乐部并观看视频

记得帮忙点个“在看”哟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6067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