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说车 | 你知道三厢车在变成溜背的这件事上有多努力吗?

Image

可能大家会注意到这样一种情况,在最近几年里,“溜背”这个词几乎出现在了所有的三厢车上。

而三厢车的上装线条也因为“溜背”式设计的运用相比于几年前的样子有了一个非常明显的改观。

比如说,这是第十代雅阁现在的样子。

而这是它的上一代车型第九代雅阁的姿态。

比如说,这是中大型轿车定位的吉利博瑞。

而这是随后定位于紧凑型轿车市场的吉利缤瑞。

无一例外的,大溜背设计,已然成为了三厢车的设计潮流。而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这种大溜背的设计理念还将会继续的延续下去。那么,这种潮流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首先,我们先来搞清楚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大溜背的设计。

溜背的设计理念源自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快背车设计,也就是我们现在偶尔还能在三厢大溜背的造型解读中出现过的“Fastback”。

快背车的设计精髓在于,不强调车顶线条的长度,从B柱或者C柱之后的位置就以一个快速的线条俯冲到车尾完成收尾。而这个倾斜的程度是非常大的,以至于开启式的后挡风玻璃直接构成了快背车的后尾门。

由于快背车不再去强调车顶线条的长度,所以从车顶之后倾斜俯冲的快背线条,就成为了构成整车修长感的前提。

于是,快背车无一例外的,都呈现出了一种极富动感的形象。而给我们留下过最为深刻印象的快背车,无外乎就是《头文字D》里藤原拓海的那辆的AE86。

不过,随着七十年代末期更加实用的掀背车,也就是“Hatchback”的出现,快背车从八十年代开始式微,并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

相比于快背车而言,掀背车不再强调车尾线条的大斜率,而是将车顶线条进行了后移,强化了车顶线条在整车比例中的关系。

C柱也因此变得垂直了许多,所以,后备箱的开口也从后挡风玻璃变成了后尾门。没错,掀背车,就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两厢车。

那么,为什么现在快背车的概念又会在三厢车上复活了呢?为了看上去更长。

车顶线条的长度历来都是决定车辆体量感和修长感的关键,一般来讲,车顶线条越长,车辆的修长感和体量感就会更强。

比如说,这是三厢版的马自达阿特兹。

这是旅行版的阿特兹。

虽然旅行版车型从长度上来看比三厢版车型还要小上一些,但是从视觉效果上来看,旅行版明显要更修长。这就是车顶线条的作用。

而这个,恰好就是三厢车的短板——由于要在有限的车身长度内同时分出车头、车厢以及后备箱三个部分,所以能够留给三厢车车顶线条的空间,就明显要少了很多。

所以,当我们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到现在来看三厢车的形体演变,就俨然是一个与车顶线条长度斗争的过程。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三厢车对于拉长车顶线条的处理,采用的是一种避而不谈的方式,以方方正正的形象,我行我素的保留了直来直去的立柱和车顶。

同时通过尽可能多的压缩车顶厚度和立柱厚度的方式,来强化出一种大通透感的车厢设计。换言之,这是以车窗玻璃的尺寸换取体量感的提升。

比如说,我们非常熟悉的老普桑,就是这种设计的典型代表。虽然看上去不算时尚,但是下压的窗框线条还是让这辆车的比例看上去非常的舒服。

在进入了九十年代之后,三厢车的设计开始去考虑一些车顶线条的视觉长度延伸,典型的处理手法就是将车顶与立柱之间的过度关系进行圆角化的处理,尤其是车顶与C柱之间的关系。

通过圆角化的处理,车顶线条与C柱之间的转折开始变得不太明显,至少从视觉上打破了具化的转折点,让我们不再去关注车顶线条在哪里收尾。继而达到了一种将车型线条略微向后延伸的方式。

既然前面讲到了普桑的案例,那么在这里我们就来看第三代的Passat,以此作为对比——虽然这辆车并没有引进国内销售。

当然,我们所熟悉的同一时期的第五代雅阁,也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代表。

有了这个起点之后,设计圈开始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要从视觉的角度上拉长三厢车的车顶线条比例,打破车顶与立柱之间的关系就会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通过二者之间的融合,从视觉上将车顶和C柱融为一体。

于是,新的一轮尝试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开始了——一种被称为苍穹顶的上装设计,曾一度风靡了三厢车的设计圈。

苍穹式车顶的设计精髓在于将车顶线条与A柱和C柱之间的交点完全打破,但是,A柱和C柱与车头和车尾之间的结合点不变。

这就大致相当于在一根铁条两端施加作用力,让铁条弯起来的效果。于是,这也就实现了将上装特征进行融合的效果。

碰巧的是,大众家族的Passat系列车型又一次成为了这一设计理念下的经典案例。

第四代Passat,也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帕萨特,就是这种苍穹式车顶设计理念下的产物。所以我们现在来看帕萨特的侧面线条,车顶真的是一根漂亮的圆弧。

同样的案例还有奇瑞A5,也是一个典型的苍穹顶造型,只是,在形体的拿捏上,彼时的奇瑞还很显然稚嫩了一些。

发展到这个阶段,三厢车的车顶与立柱之间已经实现了全面的融合,C柱的长度已经从视觉上被纳入到了车顶线条的范畴中。

那么,要继续拉长车顶的长度,就只有“弯”起来的铁条施力端想办法了。既然C柱已经在苍穹顶的设计中成为了车顶的一部分,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拉长C柱了。

通过延长C柱与后备箱之间的交点,将C柱进行延长。于是,大溜背的形象也就呼之欲出了。

说到这里,其实就不难发现,以C柱的延长作为车顶延长方式的大溜背设计,已经回到了当年快背车的思路上来了。

而大溜背的设计下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吉利博瑞。通过大溜背的设计,吉利博瑞的体量感得以全面的提升,整车的修长感也得到了强化。成为了吉利高品质战略的起点。

聊到这里,我们基本上已经可以看到三厢车上装变化的趋势,那么,未来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44845.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