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会开车吗?50个驾驶误区,你进了几个?全是干货,看完顿悟

你真的会开车吗?50个驾驶误区,你进了几个?全是干货,看完顿悟

1.什么是“冬季热车”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在冬季时不热车,或者热车时间过长,没完没了地热车,这些都是毁车行为。

经验:

着车后等一会儿再出发,具体等待多久要看室外的温度、停车位置、停车时间等。具体标准可以看冷却液温度表,一般轿车的冷却液温度表起始温度都在60℃左右,热车时只要看到冷却液温度表开始动了就可以正常行驶了。由于整个热车过程,应该还包括最初行驶的一段时间,所以刚刚上路时最好不要激烈驾驶。

2.什么是“直接着车”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早晨为了赶时间,希望尽快到达目的地,着车时简化了很多步骤,甚至一把钥匙插进点火开关,就从停车位置直接转到点火位置。这样操作对蓄电池和发动机都是非常不利的,经常这样会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还会造成发动机起动困难,增加积炭的产生。

经验:

钥匙插进点火开关后,在每个档位做瞬间停留,大约一两秒后,听见电器设备通电的声音,然后再进入下一个档位就可以了。

3.什么是“冬季上车后立即开暖风”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在冬季为了取暖,刚一着车就立即把暖风打开,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为,在刚刚着车的时候,汽车正处于暖车阶段,发动机不是在正常工作温度下运行,这时打开暖风会增加冷却液的循环线路,从而增加暖车时间。而发动机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时,会因为混合气体过浓而大大增加油耗;而且在刚刚着车的时候,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也不足以满足暖风所需要的热量,所以着车后不要急着使用暖风,这样既费油又达不到取暖的效果。

经验:

暖风的使用时机和暖车有些类似,主要看冷却液温度。一般冷却液温度升到70℃左右,就可以打开暖风了。需要注意的是,暖风如果长时间不用,在使用前要提前做好检查,确认各开关、管路有无漏液的迹象。

4.什么是“原地猛打方向盘”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为了减小转弯半径,经常在驾车时原地转动方向盘,或者由于驾驶技术不熟练,倒车入位后发现车轮不正时,直接在原地将方向盘回正。这样会大大增加轮胎表面的磨损,缩短轮胎的寿命,并且可能会造成助力系统漏油等故障,经常这样操作还会缩短助力系统的使用寿命。

经验:

应该在起步的同时转动方向盘,根据车速和方向,调整方向盘的旋转角度。转动方向盘时,不要让车停下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把方向打死!如果方向盘打到头了,轻轻回一点儿就可以了。

5.什么是“自动档等于不用换档”误区?

误区:

有的开自动档的驾驶人认为自动档等于不用换档,所以从不换档,但自动档车并不是永远不用换档。自动档是根据车速和加速踏板的变化自动调整档位的,而在路上行驶时有很多特殊情况自动档的汽车电脑是分辨不出来的,所以现在自动档车一般会有雪地模式、运动模式等人工辅助模式,帮助汽车完成特殊路况的行驶。另外,一般的自动档车还有3档、2档甚至1档等位置,这些档位一般是在上坡路段中起到限制汽车增档的作用。

经验:

雪地模式和运动模式就不用详细说了,从名字上就可以了解这些功能的用法,关键要养成使用的习惯,不要让自动档车真的成了“傻瓜车”。

6.什么是“夜间上车先开灯”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夜间开车,常常一上车就先把车内车外的灯全打开。长期这样用车,会导致发动机起动困难;点火电压不足,汽缸容易产生积炭;点火瞬间用电负荷过大,还会影响蓄电池使用寿命,这样是对汽车非常不好的坏习惯。

经验:

1)车内的照明系统一般有开、关和开门照明三个档,应使用开门照明档,这样不用特意去打开车内照明灯就可以提供必要的照明。

2)当做好汽车的起动准备时,关好车门,车内照明灯会自动熄灭。其他车灯在汽车起动之前,最好不要使用,特别是用电量较大的前照灯。

3)如果停车时打开了前照灯,在起动汽车时最好先关掉,等汽车起动正常工作后再打开。

7.什么是“连续起动”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在汽车起动不畅的时候,连续起动数次,这样会增加蓄电池的电量损耗,甚至造成亏电而无法起动。

经验:

汽车不能顺利起动一定是有原因的,发现起动困难时就不要急着再起动,首先要找到不能正常起动的原因。一般先检查机油、冷却液、蓄电池以及燃油量等,通常起动不畅可能是由缺油、温度太低、积炭、蓄电池电量不足等引起的,你要根据检查结果做出初步判断。如果问题不大,可以继续起动。一般每次起动间隔要在3秒以上,每次起动时间不能超过10秒。如果连续3次起动失败,就需要拔出钥匙,休息1分钟再继续起动。如果还是不能起动,你就可以打救援电话了。

8.什么是“起动时踩加速踏板”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起动发动机前踩几下加速踏板,这种起动方法不适用于电喷轿车。装有电控喷油装置的发动机与普通化油器式发动机不同,它的喷油控制装置能根据发动机的温度、工况自动调整供油量,使发动机顺利起动,即在冷车起动时喷油控制装置能自动增加供油量。

经验:

电喷轿车发动机起动时没有必要踩加速踏板,更不要在起动前连续急踩加速踏板,否则将使发动机起动不良。

9.什么是“2档起步”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当年在驾校学车时,教练员就告诉5档车用2档起步,4档车用1档起步。可对于如今的轿车来说,2档起步已经过时了。因为,当时用于练习的货车的发动机都是低转速大转矩,用1档起步发动机转速高、车速慢,耗油又耗时,这些车的1档最高车速在5公里/小时左右,所以在平路上用2档起步是正常的。但现在轿车的变速器与货车变速器的齿轮比有所不同,不用特意考虑汽车载重对行驶的影响,从设计之初1档的任务就是起步。

经验:

用1档起步,这是正常的轿车起步方式。但是在特殊情况下,用2档起步也是可以的,比如雪地和下坡起步。

10.什么是“左脚常踩离合器踏板”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习惯左脚踩在离合器踏板上,一旦发生动力不足的现象就随时踩下离合器踏板“救急”。这种习惯经常会让人不自觉地踩下离合器踏板,让离合器经常处于半联动状态,而这种状态会严重磨损离合器的摩擦片。

经验:

在起步、换档的时候,离合器踏板要踩到底,不要半踩离合。如果车速低于1档怠速转速,可以使用离合半联动方式控制车速。其他时候,左脚不要放在离合器踏板上。如今,很多车型在离合器踏板左边都有辅助踏板,在正常行驶时把左脚放在上面,既缓解疲劳,又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11.什么是“搓盘”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有时不知道方向盘应该打多大,所以就一下一下地打方向盘,这样“搓盘”方法在车速很慢的情况下还能凑合,但在车速快的时候容易使方向跑偏。

经验:

1)手握方向盘的位置,以两手握住方向盘3点钟和9点钟方向(即水平两侧)时手肘微弯为最佳,因为这样可以使手臂有充分的活动区域来迅速操作方向盘。

2)手握方向盘时不要紧握,而是轻轻握住外缘。很多驾驶人总是紧握方向盘,造成手部大量出汗,影响动作准确程度,而且在换档时还容易产生非正常打方向盘的情况,埋下了事故隐患。

3)方向盘的操作,依据车速快慢而有不同程度的转向动作。车速越高,方向盘的转动幅度要越小。转动时要双手操作,以一只手上推、另一只手就下拉的方式,接力转动方向盘。

4)方向盘有自动回正功能,在快速回转时可放松手掌让方向盘自行快速回正,但并不是任由它自行旋转,双手仍需扶着方向盘保持随时可以控制的状态。

12.什么是“开车时盯着仪表盘”误区?

误区:

开车时盯着仪表盘多数出现在新手驾驶人身上,尤其是新手新车。其实,新手在开车时尽量不要经常性地盯着转速表看,应该在开车过程中学会听发动机的声响来把握换档时机。发动机声音粗暴就要加档,声音低沉就该减档。

经验:

驾驶人换档要学会用耳朵听,而不是用眼睛看。

13.什么是“盲目追求高档位行车”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盲目追求高档位行车,觉得“档位越高越省油”是经验之谈,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完全正确的。因为,盲目追求高档位,低转速会影响汽车的转矩和功率的输出,甚至造成拖档行驶,不仅费油而且毁车。

经验:

汽车档位的选择,关键是看发动机的转速,一般只要保持在1500~2500转/分就是合理、经济的区间。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也可适当调整转速,比如上坡、超车的时候,就要适当提高发动机的转速,采用低档位。在下坡、顺风等条件下,可以适当降低发动机的转速,采用高档位。具体的适用标准,还需要根据驾驶人的驾驶习惯、汽车特性和行驶环境等具体选择。

14.什么是“走错路强掉头”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在路口或道路出口没有提前准备好,突然发现或意识到走错时,就会不管车流状况硬是要做些危险的动作把路走对。有的新手开车在高速公路上逆行,因为开过了出口。

经验:

有错就改是好事,但不要因为一个小错进一步再犯下一个大错,酿成悲剧。想开点,错过了路口,可以到下一个路口掉头。

15.什么是“加档超车”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认为档位要随着车速的升高而升高,也就是在加速的过程中不断增加档位,这是在一般情况下,但在超车时就要酌情处理了。因为,超车本身就存在着危险,要让这种危险最小化,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迅速完成超车的过程,也就是要尽快提高车速,即采用降低档位、拉高转速的方式完成。不仅手动档的车是,一般自动档的车在急加速状态下,汽车电脑也会采用降低档位的方式来提高转速。

经验:

超车时,要根据车速调整合适的档位,原则上通过降档来提高发动机的转速。发动机的转速升高了,才能爆发出能量。当然,这种操作会增加一些油耗,但发动机的高转速有清除积炭的作用。另外,安全是无价的,不要用生命安全来换取所谓的经济节能。

16.什么是“猛踩制动踏板或加速踏板”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在踩制动踏板的时候力量较重,特别是在停车的瞬间,汽车会有明显的“点头”感觉。其实,这种操作不仅会让人感觉不舒服,对悬挂系统、制动系统和轮胎都不好,并且增加油耗。踩制动踏板的技巧和踩加速踏板有些类似,要记住一个关键字——“柔”。

经验:

有的驾驶人为了追求加速感带来的快乐,一味猛踩加速踏板,这是一种典型的毁车行为,会增加离合器的磨损,增加变速器负荷,增加轮胎磨损,对汽车是十分不利的。对待加速踏板一定要温柔。不能把加速踏板踩得过死,要逐渐加力。抬加速踏板可以适当加快速度,但再次加速时同样要轻踩。在高速行驶时,最好把加速踏板踩到一定程度后保持住,不要忽踩忽收,应保持匀速运动。

17.什么是“弯道制动减速”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喜欢在过弯的同时制动减速,认为这样不会影响直道的速度,可以走得更快些,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在弯道上踩制动踏板,会影响出弯时的速度,并不能达到更快捷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如果速度过快,弯中减速还会有翻车的危险。

经验:

正确的制动,应该在入弯前就完成,在弯道中保持匀速运动,这时最好不要用空档,因为入弯前已经减速,可以适当降低档位,用低档位完成弯道行驶。出弯之后,再加速行驶。

18.什么是“弯中借道”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在弯道,常常越过中线借对方车道通行,这样十分容易与对面来车发生碰撞。

经验:

过弯遵循两条原则:一是慢进快出原则;二是外入弯道原则。慢进快出,指的是在进入入弯点前提前减速,在经过出弯点时的速度应该高于入弯点;外入弯道,就是应当在弯道外侧进入入弯点,这样才能做到转弯的弯度最小,尽量将弯道拉成一条直线。

19.什么是“开快车就是驾技高”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以为车子开得快就是驾技高。

经验:

其实,能目测前车车速,并与之保持好安全距离才是真本领。驾驶人只有做到“你快我快,你慢我慢,你停我停”,才是安全的保证。

20.什么是“开得慢就很安全”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认为只要开得慢就能保证自己的车绝对安全。比如,在限速120公里/小时的高速公路上,仍然以60公里/小时的车速缓慢行驶。其实,这样很危险,如果后面高速行驶的车辆看到前面的车后来不及踩制动踏板或打方向盘,就很容易径直撞上来。

经验: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因为,我国高速公路对最低车速也有规定,在正常行驶时,最低车速不得低于60公里/小时,正常情况下驾车低于此车速也是被严格禁止的。但是,在遇有大风、雨、雪、雾天或者路面结冰时,应当减速行驶,在这些情况下,以保证行车安全为主,可以低于规定最低车速行驶。

21.什么是“停车不拉驻车制动杆”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没有停车拉驻车制动杆的习惯,因为在城市中一般的道路都是比较平稳的,就是不拉驻车制动杆一般也不会发生溜车的现象。也正是因为这样,现在经常都可以看到听到汽车因为没有拉驻车制动杆而滑到河里的事故。自动档汽车也是一样,在P档位位置时,变速器有一个锁止装置将齿轮锁住,对车辆能起到一定的防滑动作用,但与驻车制动器将车子锁止的力量是不同的。

经验:

汽车停稳后,应放到空档,拉紧驻车制动杆。

22.什么是“颠簸路面不减速”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开车时不注意观察前方环境,遇到颠簸路面也不减速就高速冲过,这样对汽车有四大坏处:一是直接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二是对悬挂系统的冲击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行驶安全;三是颠簸的汽车会让乘车人感觉很不舒服;四是汽车的振动对车上各部件都有影响,比如音响系统。

经验:

在正常行驶的路段就完成减速,在进入颠簸路段时要靠惯性慢慢通过,不要在轮胎通过障碍物的瞬间制动。

23.什么是“忽视路面异物”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在路面上发现有异物时,不迅速避让,也不立即减速或停车。小小的一个异物,如沙、石、砖、水、油、泥、坑、木块、铁件等,如果处理不当,也很可能造成大事故。

经验:

一个优秀的驾驶人,就要看得远、盯得紧,远看百米之外的大环境中有无异常,近看即将要走的路面上有无异物。

24.什么是“长时间跑高速”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为了过车瘾,喜欢长时间高速行驶,这样不仅会增加油耗,而且还会增加轮胎爆胎的可能性。高速行驶一般是指车速在110公里/小时以上,而汽车的经济车速在80~90公里/小时,自然会增加油耗。同时,还会影响到车上的其他设备,引发自燃、冷却液液面升高等问题。

经验:

1)尽量不要让汽车长时间在高速路上不间断行驶。

2)在高速路上行驶2小时后,最好找个阴凉的地方,让汽车休息5分钟。停车后不要立即关闭发动机,让汽车处于怠速状态运转1分钟。

3)如果轮胎压力过高,不要用冷水浇或放气的方式来缓解,把车停在阴凉地方休息一会儿就可以了。

25.什么是“空档滑行”误区?

误区:

空档滑行是很多老驾驶人总结的经验,目的是通过滑行达到节油的目的。对于老款的化油器汽车,空档滑行理论上是可以省油的,但对于现在广泛使用的电喷车,不但达不到节油的效果,还可能毁车。

经验:

汽车在正常行驶时,尽量不要让车挂在空档上。减速时,应随着速度降档,这样既可以达到制动效果,又可以随时保证充足的动力。

26.什么是“开着车窗高速行驶”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为了节油,在高速路上不开空调,干脆开着车窗让风直接吹进来,这样风阻力造成的油耗要远远大于空调增加的油耗,同时还会增加风噪,让车里的人很不舒服。

经验:

在拥挤的城市中,由于车速不高,可以采用开窗的方式来调节车内的温度;在郊外开窗呼吸一下大自然清新的空气,也是非常惬意的事。但是在高速路上,在平均车速很高的情况下,为了节油还是关上车窗,打开空调。不过,天窗除外,因为天窗上产生的是负压,就是往外吸气,不会增加汽车的风阻力,起码增加的很少,可以放心使用。

27.什么是“内循环”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在炎热的夏天,为了增强车内的制冷效果,习惯一进车内就打开空调的内循环,认为这样可以让车厢内温度下降得更快一些,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经验:

1)准备上路前,应先开门开窗通风片刻,再上车起动。行驶一段路程后,再开启空调,关闭车窗,并开启外循环。等车厢内温度下降后,再换成内循环。

2)连续使用内循环的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一段时间后,要换成外循环或开窗透气。

3)当车外路面空气浑浊的时候,尽量不要使用外循环。

28.什么是“停车后继续使用空调”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为图凉快,在夏天停车后关紧车门车窗,打开空调在车里休息,这样极易导致车内一氧化碳浓度过高而中毒。

经验:

1)每次停车后,应先关闭空调再熄火。

2)在熄火停车状态,最好不要使用空调。

3)在怠速状态,使用空调时间也不要太长,而且要保证车内的通风,不能在车里睡觉。

29.什么是“先开空调后着车”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在炎热的夏天,一上车后就心急火燎地先打开空调,让空调迅速降低车内的温度,这样在停车状态下开空调是不科学的。因为在空调开启状态下起动汽车,发动机会带着空调的负荷起动,这样的高负荷会损伤发动机,另外空调的运行还会瓜分蓄电池的电流,让电动机不能正常工作,造成起动不畅。

经验:

上车后,先把所有车窗都打开,启动外循环,把热气尽快排出去,等车厢内温度下降后,再关闭车窗,开启空调。为减少发动机的磨损,最好在着车两三分钟后再开启空调,这样可以保证在发动机的最佳工作状态中完成启动空调的任务。

30.什么是“行驶时锁死中控门锁”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喜欢一起动汽车后,就将中控门锁锁死,认为这样很安全。其实,这样做是极其危险的。中控门锁锁死后,汽车一旦出现事故时会打不开车门,危险率大幅提高。

经验:

正常行驶时,最好不要锁死中控门锁。在堵车或等红绿灯的时候,再将中控门锁锁死。

31.什么是“夜晚远光灯越强就越安全”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认为,夜晚远光灯越强就越安全。

经验:

其实,灯光的照射角度越大越安全,而灯光抬得越高和灯光越亮就越危险,因为那样会影响对面来车驾驶人的视线。

32.什么是“开锅后立即熄火”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在遇到散热器开锅之后,就会马上熄火停车加水,这样会造成机件的某些软金属脱落,有的甚至会造成粘缸。即使熄火了,也不要立即加水,因为这时发动机的温度很高,马上加凉水极可能造成气缸盖开裂等现象。

经验:

发现散热器开锅后,应把车停在阴凉的地方,让车怠速运转一分钟,等冷却液温度有所下降时,再用湿毛巾做垫手,先把散热器盖拧开一档,放出水蒸气,稍等片刻再全部打开,同时要将脸部避开加液口上方,防止热水喷出烫伤脸部。加冷却液的时候,最好加装和散热器中相同型号的冷却液,不要随意加水。

33.什么是“减速并线”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在正常路况下想并线时,常常是一脚制动然后慢慢并线,这种行为极易招致事故,至少会立即引起堵车。

经验:

应当在打转向灯后,看准安全的空当,稍微提速并同时打方向盘并线,尽量使自己的车速比后车快10公里/小时左右,以免后车处理不及。

34.什么是“遇水制动”误区?

误区:

高速行驶时,如果车辆一边的轮子突然压到积水的路面,很多驾驶人第一反应就是踩制动踏板,这样很容易侧滑从而发生危险,这时控制好方向盘比踩制动踏板更安全。雨天在泥泞的道路行驶,突然猛加速或突然放松加速踏板也会引起侧滑。

经验:

雨天应低速行驶,平稳操控。

35.什么是“点制动”误区?

误区:

一些有经验的教练员会教一些绝活,比如点制动,就是以尽量快的频率踩制动踏板并松制动踏板再踩制动踏板,如此往复。他们觉得这样操作,在雨天可以避免紧急制动时车辆旋转或翻车。

经验:

现在ABS已经成为绝大多数车的标准配置,在紧急制动时,电子控制每秒钟“点制动”10~18次。在有了电子辅助之后,人为点制动已属多余。而由于人为点制动,不断松制动踏板延长了制动时间,自然大大延长了制动距离,在紧急情况下将非常危险。

36.什么是“稍微靠右行驶”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害怕与对面来车剐蹭,喜欢稍微靠右一点,其实这样也是不安全的。因为,右面是行人,发生事故是铁撞肉;左面发生事故,最多是铁蹭铁。孰重孰轻,一想便知。

经验:

在双向混合车道行驶时,应尽量靠左。

37.什么是“踩完离合器踏板踩制动踏板”误区?

误区:

为了避免学员驾车熄火,教练员通常会将半联动方式扩大化,让学员多踩离合器踏板。碰到情况紧急制动时,先把离合器踏板踩到底再踩制动踏板,有的新手在下坡时会不自觉地采用了这种方式,以预防碰到紧急情况时制动熄火。这种情况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员最常碰到的问题就是因来不及踩离合器踏板而熄火,教练员也因心疼自己的车要经常重新起动,就强调学员要注意踩离合器踏板,导致学员一碰到情况就踩离合器踏板,甚至左脚一直不敢离开离合器踏板。左脚在正常行驶时不完全离开离合器踏板,车辆略有颠簸就会影响离合器片的接触,既缩短了离合器片寿命又损耗动力。至于先踩离合器踏板再踩制动踏板,就是放弃了发动机制动,等于空档滑行制动,将制动任务完全交给了制动系统,这在下坡时最危险。

经验:

在下长坡时,由于车辆势能向动能转化,通常会越来越快,这时挂1档或2档,通过较大的传动比使较低的发动机转速与车轮关联,达到发动机制动。而踩离合器踏板等于切断了这种关联,就是空档,完全靠制动系统制动,制动蹄片会越来越热。如果坡度较长较陡,制动蹄片热衰减可能导致制动失效,酿成悲剧。

38.什么是“压路缘石”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在停车时,经常会不小心蹭到路缘石(马路牙子)上面,这样很容易损伤轮胎侧壁,产生裂口。就算没有漏气,还能继续使用,但这样的轮胎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在高速行驶时很可能引发爆胎,造成事故。

经验:

1)贴着路缘石停车时,要保持安全距离,尤其注意不要猛打方向盘,保证轮胎和路缘石平行停放。

2)如果需要上到台阶上,先斜着面向路缘石,在轮胎和路缘石接触前摆正轮胎,保证和路缘石垂直,前两个轮胎上去后按正常方向行驶就可以了。

3)如果轮胎或轮毂被路缘石刮伤,要及时检查,把有危险的轮胎换到备胎上,把刮伤的轮毂做动平衡,不能使用的轮胎、轮毂要及时更换,不要凑合着使用。

39.什么是“单侧碾轧减速带”误区?

误区:

现在许多小区入口和停车场入口都会设置减速带,凸出地面一定高度,让车辆不得不减速通过。有的驾驶人在通过这样的减速带时,喜欢只用一侧的轮子轧过去,认为这样冲击小,对车子损害小。

经验:

实际情况恰好相反,由于长期受力不均匀,这种单侧碾轧减速带的习惯很容易伤害了汽车悬架系统并影响车轮定位角。

40.什么是“停车后不回轮”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在停车入位后,认为车身正了就可以了,至于车轮是否回正就爱理不理了。这样停车后,方向盘还处于转向的位置,会增加转向助力系统的内部压力,长期这样停车会增加助力系统负荷,增加故障率,甚至损坏助力泵。此外,当驾驶人再次起步开车时,会习惯性地认为自己的汽车处于直线状态,如果这时方向偏差很大,驾驶人再采用快速起步的方式,就很容易伤到自己和旁边的车辆或者建筑物。

经验:

停车后,一定要把方向盘摆正,和车身方向保持水平。摆正方向盘的动作,最好在行进中同时完成,不要等车停稳定后再在原地打方向盘。

41.什么是“行车中将头手伸到车外”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喜欢将手伸到车外示意别的车,或乘车人将头或手伸出车外向熟人互相挥手示意。如果这时对面有来车,驾驶人的头和手伸到车外,就会被对方来车撞伤。乘车人在右边将头和手伸出车外,也容易撞到路边的电线杆、树枝、标志等,受到很大的伤害。

经验:

行车中,不要把手或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车外,哪怕伸出车外一点点都很危险。

42.什么是“路口停车”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为了图方便,喜欢把车停在路口,或者停在停车场的最外面,其实这些都是危险的地方。这种危险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很容易让驾驶技术不够熟练的新手刮蹭到;二是容易被脾气不好的路人破坏;三是容易招来偷车贼的注意,因为这里得手后很容易逃走。

经验:

驾驶人停车时,尽量不要选择危险系数高的路边和路口的停车位。

43.什么是“经常使用雾灯”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为了警示其他驾驶人注意自己的存在,经常使用雾灯,即使在晴朗的夜间行车时也开着前后雾灯,这样既不安全又不道德,甚至还会触犯法规。

经验:

关于雾灯的使用,公安部已经发布了明确的规定:能见度在100~200米时,必须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宽灯和尾灯,车速不得超过60公里/小时,与前车保持间距为100米以上。对于普通的驾驶人,可能不太好掌握,只要注意在雾、雪、雨天气使用,平时不要使用就可以了。

44.什么是“音量过高”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驾车时喜欢将汽车的音响开到很大,用这种方式来刺激自己的情绪。其实,这种做法有很多弊端。从音响本身来考虑,高音量是造成音响过早烧毁的原因之一;从人的健康考虑,长期在高音环境中开车,容易引起听力减退、耳鸣、头痛、头昏、失眠、高血压、心率改变,也可影响胃的蠕动和分泌,甚至产生听力损伤,导致噪声性耳聋;从安全的角度考虑,车内音响音量过高很容易干扰驾驶人的注意力,让自己听不见警报的声音。

经验:

1)为了确保行车的安全和驾驶人的身体健康,在车内最好不要将音乐声音调得过大。

2)为了确保音响输出的音质,避免瞬间电流过大,调整音量时要由小至大慢慢加。

3)在周围路面环境十分嘈杂时,最好不要听车内音乐。

45.什么是“停车不关音响”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停车后,靠熄火拔钥匙直接给音响断电。长期这样非正常关机,不仅会影响电子产品的寿命,而且在汽车起动时还会影响发动机的起动效果。

经验:

1)养成熄火停车前关掉音响的好习惯。

2)上车后如果发现音响没关,应先关闭音响再起动发动机,正常起动后再打开音响。

46.什么是“随意使用添加剂”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为了提高汽车性能,常常添加不同品质的添加剂。专家对添加剂的态度是,既不推荐也不反对。因为,就算是一款很好的添加剂,也需要看使用环境和配套产品等外界条件,不是任何情况都适用的。

经验:

1)如果你想选购添加剂配合使用的话,最好选择市场反映好、朋友在类似环境中试用过、厂家有明确保障的产品。

2)在使用添加剂的过程中,要注意观测汽车的变化。如果有不适反应,就要及时更换添加过添加剂的油液。

47.什么是“忽视备胎”误区?

误区:

有的驾驶人不把备胎当回事,车上不带备胎,或备胎已经破损,或气压不足,成了聋子的耳朵——样子货。一旦出现事故,驾驶人只能眼睁睁地等着救援,承受如拖车费、救援费等巨大的经济损失。

经验:

1)重视备胎,就像重视汽车的其他四个轮胎一样。

2)定期检查备胎的压力,确保其处于正常的准备工作状态。

3)确保和备胎匹配的工具都能正常使用,比如轮胎扳手、千斤顶、千斤顶摇把等。

4)备胎不能当正胎使用,只是临时替换用。当完成必要的行驶后,驾驶人要及时到汽车修理厂对原轮胎进行修复或者更换,然后换下备胎,让其继续自己的备用状态。

5)有些车型使用的是比正常轮胎小一号的小备胎,在使用时一定要控制车速,一般情况下车速最好不要超过80公里/小时。

48.什么是“途中摆弄导航设备”误区?

误区:

先进的汽车导航设备,为许多驾驶人免除了找路的烦恼,但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导航设备的不当使用也增加了发生车祸的可能。英国的一项调查发现,在使用汽车导航设备的驾驶人中,有19%的人不能全神贯注地开车,而在使用地图的驾驶人中,这一数字只是17%。

经验:

汽车导航设备正确的使用方式,就是驾驶人在出发前设定好行车路线,千万不要在行车途中摆弄。如果有需要,应在确认安全、靠边停车后,设置好路线再行驶。

49.什么是“装了儿童座椅就放心”误区?

误区:

一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选购了汽车儿童座椅后,却没有留意安装的位置是否得当。

经验:

汽车儿童座椅更应该安装在汽车后座。现在,美国各州普遍建议儿童最安全的位置是汽车的后排,其中婴儿专用的汽车安全座椅必须放在后座上且婴儿面向后。

50.什么是“随意搭铁试火判断故障”误区?

误区:

电控系统本身故障不是太多,常见故障往往是接线不良引起,有的驾驶人对电喷汽车知之不多,仍然采用过去传统的方法去检查故障,随意搭铁试火,这样做极易造成自诊断记忆编码丢失,也容易烧坏机件,给检修工作增加困难,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经验:

驾驶人平时应经常保养各接头、接线柱,使其接触可靠。需要排除故障时,应让专业维修人员用专用仪器和仪表检查,不能乱拆乱修,也不能在不装蓄电池的情况下用起动设备起动发动机,以免电控装置因过压而损坏。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3883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