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福特被罚1.6亿背后:汽车反垄断持续发力,总处罚超23亿

6月5日10时许,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发布《市场监管总局对长安福特实施纵向垄断协议依法处罚1.628亿元》(以下简称《处罚》),称长安福特在重庆区域内通过制定《价格表》、签订《价格自律协议》以及限定下游经销商在车展期间最低价格和网络最低报价等方式,限定下游经销商整车最低转售价格,违反《反垄断法》。

随后,长安福特回应媒体称,充分尊重并坚决执行处罚决定,已经采取行动与经销商一起规范区域销售管理,会继续进一步规范经营活动。

南都记者统计发现,自2014年起国家发改委开出了汽车领域第一张反垄断罚单以来,一汽-大众、奥迪、上汽通用汽车、克莱斯勒(中国)、宝马、东风日产、奔驰长安福特等至少8个品牌牵涉其中,因为反垄断被罚金额已经超过11亿元。2018年8月广东发改委披露,广州丰田相关经销商辱骂执法人员、恶性阻碍反垄断调查,相关员工亦也遭到处罚。加上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处罚,我国对汽车领域反垄断的罚单已超23亿。

而随着汽车行业的反垄断风暴的掀起,《汽车业反垄断指南》等政策亦在不断推进。

长安福特被罚1.6亿背后:汽车反垄断持续发力,总处罚超23亿

长安福特收1.6亿罚单

《处罚》中称, 2013年以来,长安福特在重庆区域内通过制定《价格表》、签订《价格自律协议》以及限定下游经销商在车展期间最低价格和网络最低报价等方式,限定下游经销商整车最低转售价格,违反《反垄断法》相关规定。

调查过程中,长安福特没有提供证据证明相关行为符合《反垄断法》第十五条规定的豁免情形。

长安福特上述行为剥夺了下游经销商的定价自主权,排除、限制了品牌内的竞争,并实际削弱了品牌间的竞争,损害了相关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市场监管总局依据《反垄断法》对长安福特处以上一年度重庆地区销售额4%的罚款。

《处罚》显示,市场监管总局对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福特)实施纵向垄断协议依法作出处罚决定,对长安福特处以罚款1.628亿元。

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加强反垄断执法,有效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严肃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滥用行为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切实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保护消费者合法利益。

对于该《处罚》,长安福特回应媒体称,“长安福特充分尊重并坚决执行国家相关部门就此次反垄断调查所做出的处罚决定,我们已经采取行动与经销商一起规范区域销售管理。同时我们将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继续进一步规范经营活动,切实维护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多个汽车品牌涉垄断被罚

据媒体报道,2008年《反垄断法》实施以来,反垄断部门对汽车行业经销模式、经营状况、价格等开展调研,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法律法规,倡导经营者合规经营,深入推进汽车反垄断领域执法。

2014年8月13日,国家发改委开出了汽车领域第一张反垄断罚单:湖北武汉4家宝马经销商被罚合计162万元。

同样在2014年8月13日,《中国日报》援引国家发改委消息人士称,目前有超过1000家中外车企正在接受反垄断调查,包括整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以及经销商。

长安福特被罚1.6亿背后:汽车反垄断持续发力,总处罚超23亿长安福特被罚1.6亿背后:汽车反垄断持续发力,总处罚超23亿

制图/彭彬

汽车行业,历来是被诟病“垄断”的高发带。据报道,有关部门实际上从2011年就已经组织了大量人力,借助相关行业协会和学术机构的力量,对汽车市场这些问题做过大量研究,在一些地方进行过尝试性执法。反垄断行动涉及了包括零部件制造、销售流通及后市场维修环节等在内的几乎整个汽车产业链。

开出处罚第一单后,相关部门持续发力。此后,江苏省物价局对奔驰公司罚款3.5亿元,对部分经销商罚款786.9万元;湖北省物价局对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及部分奥迪经销商在湖北省内实施价格垄断行为作出处罚,对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罚款2.4858亿元,8家奥迪经销商罚款共计2996万元。

另外,2014年国家发改委还对零部件领域垄断行为进行查处,对12家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出了罚单,合计罚款12.354亿元。

2015年9月,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依法对东风日产汽车垄断案作出行政处罚,对东风日产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罚款1.233亿元,对广州地区17家经销商罚款1912万元。

2016年12月,上海市发改委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上海市物价局行政处罚决定书(上汽通用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文件显示上海市发改委对上汽通用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罚款金额为2.01亿元。

另外,2018年中国反垄断执法回顾中显示,广东发改委对广州丰田经销商开展反垄断调查时,广州丰田经销商不但拔掉执法人员正在提取电脑证据的U盘并拒绝执法人员取回U盘的要求,最后还宣称执法人员无权调查,并辱骂执法人员。

有媒体统计,截止2016年12月,上海通用汽车被罚没2.01亿元,已有7家因汽车反垄断被处罚的整车企业,因为反垄断被罚金额已经超过10亿元。加上2014年国家发改委还对零部件领域垄断行为进行查处,对12家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出了罚单。合计总金额,我国对汽车行业开出的罚单已经超过20亿元。

《汽车业反垄断指南》不断推进

随着2014年7月起开始席卷汽车行业的反垄断风暴的掀起,相关政策亦在不断推进。

2014年9月,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包含:不得限制、干预消费者自主选择维修企业和维修服务,不得以汽车在‘三包’期限内选择非授权维修服务为理由拒绝提供维修服务;破除维修配件渠道垄断;鼓励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发展;促进汽车维修行业的标准化建设;强制维修技术公开。

以此意见为指导,国家标准委在2015年9月发布《汽车零部件的统一编码与标识》、2015年9月八部委联合发布《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商务部2017年5月发布新《汽车销售管理办法》。

2016年3月,根据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的工作计划,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关于汽车业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作为汽车业反垄断的重磅利器,《汽车业反垄断指南》备受行业期盼。

2017年11月,据媒体报道,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行业年会上,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张汉东表示,《汽车业反垄断指南》已经完成,预计不久将按程序公布。这将有利于增进执法透明度,科学有效反垄断监管。

上述报道称,业内认为,汽车行业正处于由国家产业政策主导向自由竞争政策指引的转轨期,《汽车业反垄断指南》的出台可以及时预防和制止汽车业垄断行为,促进产业健康发展。随着汽车行业反垄断的常态化,无论是新车还是二手车交易市场,竞争环境都将得到进一步的净化。这对于我国汽车产业的良性发展,无疑大有益处。

据媒体报道,2018年11月召开的第15届中国进口汽车高层论坛透露的信息显示,经过多轮修订完善,《汽车业反垄断指南》的起草工作已经进入收官阶段。

采写:南都记者 彭彬 实习生 高沛通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3555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