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驰的不是赛车,而是人生!

昔日的“西虹市首富”沈腾,摇身一变成了落魄邋遢的过气车手。作为一位深爱赛车的导演,韩寒带来的这部《飞驰人生》,可谓是让车迷过足了眼瘾。但好玩的梗,总是一笑而过,而走心的故事,才会令人铭记。

飞驰的不是赛车,而是人生!

何为“拉力”

拉力一词取自英文“Rally”,参赛车辆必须严格按照比赛规定的行驶路线,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分站点目标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车子的维修检测。拉力赛的每一站比赛通常为3天,在事先设定好的赛道上划出了20—30处被称为SS(SpecialStage)的赛段,每个赛段最短3公里,最长可达30公里。赛车选手驾驶赛车以最快速度通过赛段以决出比赛名次。

飞驰的不是赛车,而是人生!

拉力赛的赛段为各种临时封闭后的普通道路,包括山区和丘陵的盘山公路、沙石路、泥泞路、冰雪路等,也有无法封闭的浑然天成的赛道,例如沙漠、戈壁、草原等地段。复杂的地形和漫长的赛程不仅考验车手的车技和经验,还要考验领航员的配合、车辆的性能以及维修人员的效率。

飞驰的不是赛车,而是人生!

拉力赛车与F1等场地汽车比赛的最大区别在于错开时间出发的赛车选手们是在完全看不见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进行比赛的,赛道里更是随时可能出现陡坡、坑洼、石块甚至观众、牛羊等障碍物,路况不可想象。影片中正式比赛时导致赛车损坏的便是一块石头。

拉力走进中国

孕育了中国赛车文化的港京汽车拉力赛诞生于1985年9月15日,在中国汽联的前身国家体委一司摩托处、中国对外体育服务公司以及香港汽车会的具体组织下,首届555香港-北京汽车拉力赛正式举行,路线总长3400多公里,纵跨7个省市。作为新中国第一项国际汽车比赛,从此掀开了中国赛车运动的序章,港京拉力赛更被视为汽车运动项目改革开放的标志和信号。

飞驰的不是赛车,而是人生!

在影片开头,也引入了当时港京拉力赛的实拍画面,可以看得出在当时这一赛事不仅为中国引进了赛车概念,更因此而孕育出了赛车文化,同时还培养了中国首批赛车手、领航员等中国汽车运动领军人物,是中国赛车手最初梦想升起的地方。

“买菜车”也能跑拉力?还是别闹了…

飞驰的不是赛车,而是人生!

作为一部赛车电影,其真正的主角除了沈腾、黄景瑜以外就应该是汽车了。虽然在影片中出现的车型只不过是市面上十几二十万的家用车,不过你可别幻想着自己的那辆小车也能做出漂亮的斯堪的纳维亚钟摆漂移,要知道一辆完全经过赛事要求而改装出来的车型,动辄就要三四百万。

飞驰的不是赛车,而是人生!

电影中飞弛的那台POLO,绝不是一台普通的“小钢炮”,在经过深度改装和赛车化调教后,这款车拥有着450马力和700牛·米的扭矩,而百公里加速时间更是仅为2.9秒!这样的参数表现,几乎不逊色于目前的顶级超跑。韩寒在微博上就表示过,为了《飞驰人生》也是特别按照拉力赛的标准打造了数十款赛车,每台车的成本都超过了300万。

飞驰的不是赛车,而是人生!

其实,在任何汽车赛事当中所使用的车型都与民用车有着天壤之别,除了车架以外,内部所有配件都是专门为比赛量身定做的。为了做到极限的减重,赛车的内饰会做到尽可能的简洁,将玻璃改为更轻的亚克力板,什么空调、音响,一切冗杂的部件都会被全部拆除,而专用的赛车桶椅也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电影中,张弛和孙宇强花了一百多万攒出来的那辆POLO,你可以理解为是一台套着POLO壳的性能怪兽。所以你也不用幻想着自己的POLO可以爆发出四五百匹的马力征战沙场了。

求赞助!

虽然在国内,赛车还是一个小众得不能再小众的运动,其高危险性、高投资,导致了赛车运动的参与者过少。目前国内赛车的整体水平和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用韩寒的话说,我们并非不能达到国际顶尖水平,只是我们目前需要的是提高国内赛车的档次,投入更好的车与更多的钱,才能使得赛车水平慢慢提升。

飞驰的不是赛车,而是人生!

电影中张弛为了拉到赞助,低头哈腰、跳钢管舞、把大款女朋友的名字贴在胸前,或许这是艺术化的夸张,但现实生活中许多车手又何尝没有过这种窘态呢?韩寒曾经的第一笔“赞助”是米其林的朋友友情“捐”的六条轮胎,为了报答朋友,韩寒花了几千块钱把车贴满米其林贴纸,朋友对此欲言又止。赛前有人传话来,希望他能把贴纸撕了,因为总部的老外见到一辆不知哪里冒出的赛车贴满自己的LOGO很不高兴,因为米其林“一般只赞助能获胜的车手”。还有中国最优秀车手徐浪与一帮朋友组建车队,拉不着赞助的他干脆给车队取名叫“无名”车队。成立之时,恰逢徐浪生日,脸上贴满蛋糕的徐浪喜忧中掺杂的无奈,让很多人都难以忘怀。

飞驰的不是赛车,而是人生!

这是一些真实的故事,在中国,几乎所有非奥运比赛项目的选手都会遇到拉赞助窘境,经济成为了他们要不要继续的抉择。从这层意义上说,《飞驰人生》是给所有追求体育梦想的人们一剂强心针,既已选择了这条路,就不必再回头。坚持你所热爱的,热爱你所坚持的,苦在其中,乐在其中。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13431.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