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的“钢铁猛兽”——373号运输车

近期热映的电影《流浪地球》一定给大家带来震撼。除了精湛的特效,还有影片中高大威猛的“373号运输车”也是很多人讨论的热点。

《流浪地球》的“钢铁猛兽”——373号运输车

《流浪地球》的“钢铁猛兽”——373号运输车

“373号运输车”的形象,虽然出自导演的想象,但也需要以现实存在的事物为基础的。“373号运输车”的产地在何处,片中没有提到,但片中有这样一个剧情:“373号运输车”被救援小分队征用,承担了运送火石前往杭州的紧急任务,在运输车前往杭州过程中途经了上海,一行人看到东方明珠塔已经被冰封。

现实中就有一种车型,和片中的“373号运输车”有诸多相似之处。它的功能和片中的“373号运输车”基本相同,而这个车型的“出生地”,恰好在上海,使用最多的区域也集中在上海周边的长三角地区。

《流浪地球》的“钢铁猛兽”——373号运输车

1969年,我国除了大力发展国防和农业,还发展矿山开采业和钢铁工业等基础工业。而这两个行业的生产活动,都需要数以万计的“373号运输车”。

为适应需求,上海市交通运输局在1969年1月作出《关于试制15吨载重汽车的决定》,指令上海货车制造厂试制“坚固耐用、货厢耐高温、耐冲击、载重15吨、有足够爬坡能力的装卸汽车”。

之所以把吨位的目标定为15吨,是因为60年代的公路条件很差,承受不了太大吨位的车。如果要造更大吨位,很可能变成只能在矿区内部行驶的“矿山车”了。《流浪地球》当中“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的魔性台词已经证明,“373号运输车”是一辆公路运输车。

为了在当时有限的道路条件下尽可能增加单车的装载量,只能在控制单轴重量的前提下比普通卡车多增加一根驱动车轴。这就决定了我国基础工业急需的重型公路卡车必须采用三轴6X4的驱动方式。三根车轴上共有10只车轮,支撑起了这只强劲但并不狂野的“路上巨兽”。

《流浪地球》的“钢铁猛兽”——373号运输车

上世纪60年代,我国的汽车工业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生产载重15吨的重型卡车,在国内几乎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所以只能采取仿制国外车型的办法来实现。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技术人员最终选定了法国贝利埃GLM10M3型作为参考样车,同时还吸收了捷克太脱拉T138和西德福恩(FAUN)牌三轴卡车的部分结构优点。

1969年5月份,结合了法国贝利埃、捷克太脱拉和西德福恩三种品牌车型结构特点的15吨自卸汽车的图纸终于完成。绘制这样图纸,已经不仅仅是“依葫芦画瓢”,而是瞄准“青出于蓝胜于蓝”。

法国贝利埃GLM10M3 法国贝利埃GLM10M3

当年的仿制,按照今天的标准看来,就是高级版的“山寨式生产”。但是为了使得仿制车型的性能尽可能达到满足国内使用需求的水平,当年的上海汽车工业也已经倾尽全力。这个车型所用的发动机是上海柴油机厂生产的6135Q-2a型,直列六缸布局,12升排量,最大功率162千瓦(220马力)。

这个机型在当时已经基本上是功率最大的国产直列六缸车用柴油机了。按照今天的标准,当年采用的大排量自吸式柴油机就是“大吃兼无力”的典型代表,但是当时的涡轮增压技术尚不成熟,所以被迫使用这样的技术,这个车型的大梁车架成形工艺用了2000吨的压机,这种压机原来被用来生产4吨的中型卡车。

经4个月的努力,1969年9月5日,第一辆SH361型自卸车的样车在上海货车制造厂组装完成。由于上海货车制造厂此前生产的4吨中型卡车产品采用了“交通牌”商标,新诞生的15吨重型卡车也采用这个商标。

交通牌重型卡车的广告 交通牌重型卡车的广告

样车组装完成,仅仅是个起点。按照当时的条件,这个车型的设计和工艺水平都不成熟,需要不停改进才能使得这个车型的性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上海货车制造厂(1979年12月改名为上海重型汽车厂,1992年1月以后为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重型汽车厂)对SH361型自卸汽车进行了多次改进。比较明显的改款有两次,第一次在1982年,第二次则在90年代中期。

由于国家对于机械类产品商标注册的有关规定,原先的“交通牌”商标无法继续使用,上海重型汽车厂生产的卡车产品在80年代全部改为“大通牌”商标。今天的上汽集团大通牌MAXUS系列轻型商用车产品,其所用的中文商标就是继承自原先的上海重型汽车厂,但大通MAXUS系列的品牌史,则是另一个故事。

大通牌SH361自卸车改型而来的集装箱牵引车(80年代外观) 大通牌SH361自卸车改型而来的集装箱牵引车(80年代外观)

截至1993年底,SH361系列重型卡车累计生产了10004辆。90年代中期以后,又一次改款的长头大通牌重卡仍然继续生产。90年代中期以后的长头大通牌重型卡车,把引擎罩改为了与驾驶室宽度一致的整体式引擎罩,并相应改变了前挡泥板造型,前挡风玻璃也改为全景式玻璃,内饰方面也作了改进。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时期,大通牌长头重型卡车所用的发动机已经从上柴6135系列改为上柴6114系列,气缸直径由135mm减为114mm,排量也从12.0L减为8.27L。

但是由于增压中冷等较先进技术的运用,在发动机排量减少的前提下,功率却并没有明显的下降。这就意味着,输出同等的功率值,可以耗费更少的燃油。这与现代交通工具“高效能、低污染”的要求是十分契合的。

大通牌长头重型自卸车(90年代中期后外观) 大通牌长头重型自卸车(90年代中期后外观)

长头大通牌重卡的停产时间已经无从查证,但它的产品公告是2005年初注销的。随着汽车制造业技术的日新月异,老车型被新技术、新车型取代也是注定的规律。但老车型曾经的作用,今天的我们应当铭记。

大通牌长头重型自卸车(带盖) 大通牌长头重型自卸车(带盖)
大通牌长头自卸车(90年代中期以后外观) 大通牌长头自卸车(90年代中期以后外观)

2010年年中,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正式停产重型卡车,生产线被整体打包卖给了中国重汽集团旗下的济宁商用车有限公司。上海本地的载重卡车产量在2011年彻底归零。但同时我们应当看到:新的国产重型卡车车型不停推出,不断刷新着保养里程和油耗的纪录……

《流浪地球》的“钢铁猛兽”——373号运输车

其实来过上海汽车博物馆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这里也收有一辆老汇众,然而此汇众非彼汇众,馆藏的这台汇众已经是2001年以后上汽集团收购原韩国双龙汽车公司生产线以后的产品,和长头老大通不属于同一个产品平台,至于它的故事,想了解的朋友可以留言,咱们下次借着聊。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11850.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