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方式见证未来,“新大众”有什么不一样?

Image

大众汽车在中国声望不凡,无论群众基础还是产品序列都是最强大的。凭借两家合资企业的巨大销量,大众汽车在面向未来的征程上有一个良好基础。随着新的品牌标识推出,一个“新大众”正向我们走来,它究竟具有怎样的特质?通过“遇见新大众”品牌体验活动,我们来一探究竟。

全新品牌设计

经过重新设计的品牌标识是新大众最鲜明的符号,也是新品牌设计最显著的特征。大众形容它展现了朴素之美,体现了大众汽车对清晰明了和人性化的专注。在大众汽车未来的传播中,“律动线框”作为品牌的通用元素,为品牌标识赋予了活力。标识和律动线框能够充分支持数字化传播的需求,在智能手表等小屏幕上,这一标识会显得更美观且更易识别。大众表示,在所有适合的场所中,新标识都将采用发光设计。

MEB平台

众所周知,大众已经将纯电动汽车作为未来发展核心技术。为此,大众着手研发了一个全新的电力驱动平台,即MEB平台,全称为“模块化电驱动平台”。来自大众的数据显示,大众汽车基于MQB燃油车平台的车型已经占大众汽车集团旗下车型数量的70%。迄今,大众已生产了超过5500万辆 MQB平台上的车型,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和现有车型的纯电动版本,例如中国的宝来纯电和朗逸电动版。

在大众的规划里,纯电动MEB平台的产品需要拥有最长的续航里程并可以快速充电,同时还能实现成本优化。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新的大批量制造,可以赚钱的产品。在这一思想指挥下,产品的基本特征便显现出来:长轴距匹配大型长方形电池,车内空间宽敞,同时拥有最优的轴荷分配,加速性能和操控性能一流。

平台技术

MEB平台的一些技术细节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例如电池。大众使用的电池分为多个模块,被设计成如同巧克力块的形式置于车辆底部。电池形状简单,提升了灵活性,可以兼容未来的电池技术。电机位于后轮之间,对四驱系统而言,在前轴上安装了第二个电机,提供了更多动力。大众还为MEB平台研发了新的端对端电子系统架构和操作系统。

ID.产品特征

与传统车型类似,大众的ID.车型都具有相似的特征,操作简洁、直观,主要依靠语音和触控控制。大众强调,他的每辆车都是全面互联的,可以接入到大众的生态系统当中,未来在中国 将提供多项服务。在中国,这些ID.车型均可采用最高可达100千瓦的快充系统充电。每辆ID.车型都会配备一个壁挂式充电装置或提供公共设施充电初始补贴。

数字说话

中国是大众电气化战略的重要市场,上汽大众安亭工厂和一汽-大众佛山工厂将成为重要的制造基地,年产能可达60万辆。从全球范围看,大众即将全球量产的33款车型中,有近一半车型来自中国。大众计划到2025年,将在全球范围内年产100万辆MEB车型,其中三分之二产自中国。至2023年,大众将在中国推出至少10款国产车型。一款较大的SUV将在首款ID.家族车型面世后推出。大众还将以ID.VIZZION为基础打造一款全尺寸商务轿车,并准备推出一款尺寸略小于ID.CROZZ的跨界车。

“goTOzero”

“goTOzero”的字面解释是“走向零排放”,这是大众的整体战略。将所有工厂、供应商和售出的汽车使用期间的排放考虑在内,仅大众汽车集团就占据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因此,大众计划将这个1%彻底降为 0,而电动出行将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这意味着大众汽车集团在2050年前,在中国以及全球其他市场必须完全实现碳中和。基于“goTOzero” 战略,大众的汽车、工厂、经销商、办公室和供应商网络,都将达到100%的绿色环保。从 2020年开始,大众将通过专为中国设定的减碳指数,对总体战略的实施进行衡量。

大众承诺,至2025 年,工厂每生产一辆汽车将减少30%的废料排放,并减少30%的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同样,全球范围内,相较2015年,大众车辆在整个产品周期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减少30%。到2025年,大众汽车车型中至少有25%到35%的车辆将是纯电动车型。至2035年,电动车型在总销量中的占比将升至50%。

油门到底

www.youmenr.com

了解新车 |试驾 |新闻 | 专题 | 言论 |消费指南内容

请识别下方二维码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

直列六缸双增压的荣光,与2020款路虎揽胜运动版一日赏秋

昂希诺纯电动上市在即,北京现代再次演绎跨界风潮

新车集体亮相,大众汽车首款纯电SUV ID.初见即将量产

梦幻与现实,捷豹Vision Gran Turismo Coupe的无限制创造力

全新MAZDA CX-4/解锁消费决策的6要素

14款新车诠释“日产智行”,东京车展看点来了

145万元值吗?小试600马力Polestar 1

致炫X/广汽丰田YARiS L家族加入第三股势力

451公里长续航,纯电中级车BEIJING EU7初体验

▼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61525.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