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需要几个“郎平”?

Image

“只要穿上带中国的球衣,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9月29日,中国女排拿下女排世界杯十一连胜,成绩一出,不仅振奋了无数球迷,也为祖国70周年华诞献上了最好的生日礼物。有一种热血叫“中国女排”,它是赛场上姑娘们的力挽狂澜,势如破竹,是日复一日的科学严谨训练,是球场上汗水与泪水从未停止过的风雨无阻。正如郎平所言,“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尽管女排赢的只是一次次的竞技体育,而“女排精神”却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就像中国的汽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是今天,似乎一直忍受着落后带来的焦虑,更多的是外界的质疑,能力的欠缺,不明就里的批判……因此中国汽车人更多的时候,只能无休止的追赶,在外资品牌和合资企业的强势双面夹击下,在夹缝中倔强地生存。那么中国汽车究竟该如何学习中国的“女排精神”呢?“不服输”的精神过去的20年间,中国的汽车企业一直靠“市场换技术”,不可否认,这样通过技术引进、合资合作为中国的汽车产业带来了市场占有率,换来了就业培养了一批汽车产业的人才等,但却没有换来真正的技术,很长一段时间里都缺乏自主研发与创新技术。尤其是越在寒风肆虐的环境中,汽车行业淘汰赛愈发加速,在哀鸿遍野的汽车市场如何“活下去”便成为不少自主品牌开始思考的问题,而“活下去”本身并没有错,但如果只是单纯的靠营销、靠市场换技术来维持“活下去”或许就是一种功利主义,真正应该思考的是“活下去”的方式。“抬头看天是方向,低头看路是清醒”, 当自主品牌们看清当下汽车市场的大环境后,在当下的中国汽车产业的平缓期,或许更多的应该是思考自主品牌下一步到底该如何发展,究竟靠什么才能突出重围?或许一些在夹缝中成长的自主品牌,他们经过十年、二十年的苦心经营与耕耘,早已是今非昔比,不仅有了敢于叫板合资品牌的勇气与实力,而且还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汽车的光芒,也正在为当下的自主品牌起着模范作用。正如当下自主品牌的领导者吉利,在车市寒冬中,当别人一直依靠市场上降价促销来换取销量时,吉利已经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持续向技术研发输血,李书福在演讲中表示:“吉利控股集团近十年全集团研发投入累计近1000亿元。”而长城董事长魏建军也曾言:“通过至少十年的努力,才能够得到顾客认可,培养足够的品牌忠诚度。”也正式因为他们这样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保持着“不服输”的精神,在质疑声中不断的前进,他们才能立于自主品牌领军者的行列。当然,也同样有一些自主品牌还在努力寻找前进的“灯光”,东风汽车在50岁生日上,在其发源地湖北十堰传承了象征着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的“马灯精神”,但“马灯精神”不仅仅只是默默地放在心里,更是要成为指引、照亮自主品牌前进的道路。或许,中国自主品牌真正应该学习的便是中国女排身上那种在经历过低谷之后,仍有“不服输”的精神。注重人才培养中国女排之所以能够“十连冠”,获得满堂喝彩背后,除了“女排精神”之外,与其尊重竞技体育的客观规律,注重人才的持续不断的培养,一代又一代的高水准的女排团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不无关系。而在汽车圈,同样也以“人才是企业第一驱动力”,而丰田汽车便秉持着“造车先育人”的理念,在与一汽、广汽合资后,丰田也将这一理念毫无保留的用在了中国市场,从1990年的中国汽车工业丰田金杯技工培训中心开始,便开创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先河。丰田章男本人也一直非常注重对于人才的培养,几个月前的“中国行”中,便与清华大学共同成立“清华大学-丰田联合研究院”。事实上,早在1998年开始双方便以开办技术讲座等的形式推进研究,直至汽车产业掀起变革大潮,丰田与清华大学顺势而为,并逐渐将“移动出行”的议题提上日程。除了丰田之外,梅赛德斯—奔驰也一直注重人才的培养,早在2017年梅赛德斯-奔驰融合戴姆勒中国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平台和星愿基金公益平台的双平台优势,携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正式启动职教助学计划,成为行业内率先开启职教助学项目的豪华汽车品牌,而这也早已成为梅赛德斯—奔驰的企业社会责任。同样,在自主品牌中,一直提倡“人才森林”理论的李书福,一直以“引进大樟树培养小树苗”为吉利的核心战略。而吉利对于人才的培养从创办学校开始,李书福在其演讲中回忆到:“吉利在进入汽车工业之前首先办教育,在浙江临海成立了吉利技师技工学。22年间,吉利已经创办了8所学校,培养了涵盖从职高到研究生不同培养层次,累计为社会培养了15万人才。而当下最为鲜明的例子便是吉利的CEO安聪慧与CTO冯擎峰都是毕业后来到吉利汽车,经过二十多年的历练从懵懂书生成长为如今吉利高管。可见,对于人才的系统培养,不仅仅只是一两年的临阵磨枪突击培养,而是四、五年甚至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不懈的培养。而中国的自主品牌,也只有从人才抓起,才有可能厚积薄发,突出重围。郎平说:“我们不是必须赢,我们只是不想输。”中国的自主品牌亦是如此,应像女排一样虽经过低谷,仍有“不服输”的勇气,像培养女排成员一样,培养中国自主品牌所需要的人才,或许才能真正的做到“升国旗,唱国歌。”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6038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