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自燃问题未解决,涉水问题又接踵而至?_电动汽车,长春暴雨,设计,家用电器,成都

恕我直言,

燃油车怕燃,电动车也怕,谁更怕?数据说话;

燃油车怕水,电动车也怕,但前者比后者更怕。

经历了多起自燃事件后,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显然是受到了质疑。一时间,“定时炸弹”、“容易自燃”等负面流言在网络上铺天盖地,电动汽车真的更容易自燃吗?

至于这个问题,在没有掌握准确的数据之前,恐怕没人可以对此下结论。作为新时代下的产物,电动车的一举一动显然会被外界无限放大,更不用说自燃这种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了。

电动车自燃问题未解决,涉水问题又接踵而至?

所以,与其争论自燃的问题,不如来探讨一下更为常见的暴雨天车辆涉水的问题。这不,前几天的成都在经历了老天爷的嚎啕大哭之后已经变成了水都,什么天府三街、天府五街,都统统变成了天府水街。“看海”的群众欣喜若狂,开车的朋友万分沮丧。

电动车自燃问题未解决,涉水问题又接踵而至?

电动车自燃问题未解决,涉水问题又接踵而至?

那么,暴雨天电动汽车涉水是否会“趴窝”呢?

电动车自燃问题未解决,涉水问题又接踵而至?

01

电动汽车没有进排气系统

事实上,从科技层面的维度来看,电动汽车可以看作是跟手机、平板一样的电子产品,而手机、平板一怕摔、二怕水,电动汽车同样通过电能来驱动,暴雨天涉水会不会“趴窝”?我想,不少电动汽车的车主都会有这样的顾虑。

电动车自燃问题未解决,涉水问题又接踵而至?

我们都知道,燃油车几乎都采用了活塞往复式发动机,而这种发动机则是依靠奥托循环或者狄赛尔循环的原理,在一个循环周期中拥有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而进气和排气则是与外界相通的,一旦进水将导致车辆熄火。

更何况,燃油汽车的动力舱并不是完全封闭的,一旦被水侵入,发动机、变速箱、蓄电池、保险盒以及制动总泵等分系统都会或多或少遭到损害。所以,暴雨天燃油汽车“趴窝”则是常有的事情。

电动车自燃问题未解决,涉水问题又接踵而至?

反观电动汽车,它并没有发动机,更不需要进气和排气,因此电动汽车的前脸设计往往都是全封闭式的,而尾部也不存在燃油汽车的排气管。直观的说,电动汽车比燃油汽车的涉水性能更好。

02

关于IP防护等级

当然,仅仅从电动汽车外观上缺少进排气并不能证明它涉水性能就比燃油车更好,就比燃油汽车更安全,毕竟电动汽车搭载有大容量、大面积的电池组和各种电子设备。至于这些电池组的输出电压则是远远高于燃油车的12V或者是24V的,更是高于人体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36V。

电动车自燃问题未解决,涉水问题又接踵而至?

所以,高压电遇水则是可怕的存在。电动汽车一旦在涉水时短路或者漏电,那绝对是致命的伤害。显然,电动汽车厂家必须要对车辆高压用电系统进行重点保护,那么,防护措施都有哪些呢?这就要从电动汽车的个体层面和整体层面讲起。

电动车自燃问题未解决,涉水问题又接踵而至?

事实上,现在出厂的电动汽车都必须达到IP67防护等级。所谓IP(INGRESS PROTECTION)防护等级,是指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起草,将电器依其防尘防湿气之特性加以分级。第一个数字代表防尘等级,第二个数字则代表防水等级,数字越大则表示防护等级越高。

电动车自燃问题未解决,涉水问题又接踵而至?

而IP67已经是目前民用级别最高等级了,但对于电动汽车而言,它出厂所谓的达到了IP67等级并非指的是整车的防护等级,而是针对车辆内部电池电器的一个防护等级。如果整车要是达到了IP67等级,那么车辆则完全可以浸泡在水中而不受影响,洗车店可以倒闭了,车子脏了往河里一开,冲个澡就完事了,这当然不可能。

电动车自燃问题未解决,涉水问题又接踵而至?

所以,针对电动汽车的防水措施,首先就要从车辆内部的个体开始,这也是电动汽车防水措施的第一道防线,当然更是电动汽车整车安全防护的第一道防线。

03

动力电池的防护

电动汽车的电池组是由众多的电池单体组成的,单体电池当然不会裸露在外,而是完全封闭的结构。之前我们说过,电池单体能够达到IP67等级,在防水能力上已经做到了民用级别的最好。但是电池不同于其他物件,它不仅需要防水,还需要防腐蚀能力。

电动车自燃问题未解决,涉水问题又接踵而至?

因此,根据《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电池单体还需在充满电的情况下浸泡在浓度3.5%的氯化钠溶液中浸泡2小时,并要求无起火和爆炸等现象发生。可以说,电动汽车的单体电池是非常安全的,能够防水防尘还能一定程度上防腐蚀。

但是,仅凭电池单体拥有一定的防水能力还远远不足以让电动汽车达到一个安全的防水能力。毕竟,电池单体并非是散落布局在电动汽车内部的,而是布局成众多电池单体组成的电池组。这样一来,对于电池组整体还需要进行防水防腐蚀等措施。

电动车自燃问题未解决,涉水问题又接踵而至?

与电池单体是完全封闭结构一样,电池组同样需要一个框架来对其进行保护,这就是电动汽车的第二道防线,电池模组框架的防护。目前,大多数电动汽车的电池组都被布置在底盘上,在涉水时有可能被水完全淹盖,除此之外,电池模组框架所占面积大,还需要经过特殊的加强,预防被外力撞击造成危害。

所以,相比于电池单体,电池模组框架同样需要做好防水、防潮、防碰撞等防护。例如,依照《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办法》,电池模组同样需要在充满电的情况下,在浓度3.5%的氯化钠溶液中完全浸泡2小时,并要求无起火和爆炸等现象。

电动车自燃问题未解决,涉水问题又接踵而至?

可以说,电池单体以及电池模组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如果经过上述防护你还不放心,不要担心,电池内部都会含有各种接触器及熔断器,假如电池进水遇到短路将会立刻进行保护。

04

电池的大脑神经中枢

事实上,除了动力电池,车载充电机、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总成等都被归为B级高压零部件,它们对于防水的能力要求则是最高的,都需要通过特殊的浸泡测试。因此,针对电动汽车高压部分都采用了很高的防水等级,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保证了人身的安全。

电动车自燃问题未解决,涉水问题又接踵而至?

但其实,电动汽车的电池组还有一个“中枢神经”,它可以对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调节或者是进行及时的处理。这就是电动汽车防护的第三道防线,BMS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池系统俗称之为电池保姆或电池管家,主要就是为了智能化管理及维护各个电池单元,防止电池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并监控电池的状态。

电动车自燃问题未解决,涉水问题又接踵而至?

针对BMS监控电池状态,系统会通过对电池电压、温度、电流等信息进行采集,实现高压安全管理、电池状态分析、能量管理、故障诊断管理、电池信息管理等功能,将严格监控电池状态,当有突发情况出现时,系统也将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BMS电池管理系统通过硬线和CAN线对电池包状态进行控制及监控,一旦发现故障会及时在仪表上进行报警,如果涉及安全方面数据异常还会立刻切断高压输出,尽可能的减少或者避免危险的发生。

05

防护并非是绝对的

电动车自燃问题未解决,涉水问题又接踵而至?

需要指出的是,一般而言,高压电是指配电线路交流电压在1000V以上或直流电压在1500V以上的电接户线。不过电动汽车高压电气系统主要由动力电池/燃料电池、驱动电动机和功率转换器等大功率、高电压电气设备组成;而低压电气系统则为蓄电池提供的12V或24V电压,为灯光、雨刮等常规低压电器供电,同时还为整车控制器、辅助部件、高压电气设备的控制电路供电。

电动车自燃问题未解决,涉水问题又接踵而至?

不过,除了动力电池这类高压部件,电动汽车内部还涉及各种线缆、电路系统以及连接各个电子系统之间的输入、输出接口等。在保证了高压部分的高等级防护能力后,这些低压部件的防护等级就相对更低了,大多则属于IPX6以下等级,并不具备可持续的涉水能力。

毫无疑问,这些防护等级更低的低压部分一旦出现进水的情况,必然会引起电路短路。不过,电动汽车低压电气部分电压都低压36V,不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但必然会导致车辆无法正常行驶。

06

电动汽车涉水的小建议

电动车自燃问题未解决,涉水问题又接踵而至?

那么,在暴雨天,电动汽车涉水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实际上,按照上述所言,电动汽车出厂后都会经过国家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涉水测试,往往电动汽车在水位不是很深的水中浸泡短暂时间是不会出现问题的,但长时间的浸泡必然会增加车辆出现故障的概率。所以,电动汽车涉水时需要采用慢进稳出的方式,减少或者避免电气设备被水溅入。

电动车自燃问题未解决,涉水问题又接踵而至?

而如果车辆暴雨天涉水,则建议驾驶者先观察涉水深度,尽量不要让水位超过门槛高度,毕竟电动汽车和普通燃油车辆一样,超过门槛后车内便容易进水,因为个别用电器是安置在车内底部的,车外车内不能做到完全的密封,进水后会增加故障的概率。

当然,以上都是基于车辆没有发生过碰撞事故前提下的,事实上,如果电动汽车发生过较为严重的碰撞或者是电池包被击穿的情况,电池管理系统也会立刻收到来自空气囊ECU撞击警告并会在仪表报警,电池管理器监测数据异常会断开接触器禁止电池包放电。

电动车自燃问题未解决,涉水问题又接踵而至?

此外,电动汽车在暴雨天室外充电也需要注意,从充电桩上拔枪时,要有所遮挡,务必枪口朝下,以免雨水溅入枪头内;同样在充电枪在插入或者拔出充电口时,也请一定遮挡,避免雨水溅入充电枪或者是充电口内。其实,简单的涉水并不会对电动汽车造成损害,但一旦被水浸泡过,还是建议驾驶者及时联系相应的4S店进行报修检查,排除隐患。

电动车自燃问题未解决,涉水问题又接踵而至?

综上所述,电动汽车在涉水方便确实要比燃油汽车更强(做了进排气改装的越野车除外),针对暴雨天涉水这样的常见事件,驾驶者需要更为仔细的驾驶,毕竟电动汽车无法购买涉水险(涉水险只针对发动机),但简单的涉水完全不会对电动汽车造成任何影响,更不会存在电动汽车漏电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问题。

注: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5788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