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寒冬,还要熬多久?

Image

大约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车市寒冬”的论调就开始在汽车圈内持续弥散着,增量市场质变为存量市场,直至2019年已进入下半场的角逐,汽车市场依旧”跌跌不休”,甚至那些在寒风凛冽中受到”伤痕”的车企也逐渐被撕裂,问题赤裸裸的显现出来。

数据是最有力的佐证,995.42万辆、同比下滑9.3%,这是2019车市上半场给出的”比分”,进入下半场的头个月,7月份仍呈现同比下降5.0%,毫无疑问,寒冬依旧继续,气温仍在降低。

即便如此,被当今网络灌多了”心灵鸡汤”的大多数人,仍心怀幻想着”车市寒冬”何时能够熬过去?车市何时才能”回暖”?

车市被”泼冷水”

当所有人小心翼翼的幻想着”车市寒冬”何时才能熬过去时,在近日 “2019全球汽车产业创新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却给那些幻想者们泼了盆冷水,”未来3-5年将是我国汽车产业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

的确,有时候幻想恰似那时钟的指针,转了一大圈,结果依然回到原处,内心难免失落至极,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满眼皆是大写的”跌跌跌”数据,销量差强人意的车企也在”控诉”着车市寒冬身不由己,并不断的混淆概念说服自己并使大家都信服这一观点。

事实上,汽车工业协会便曾预测到,”在去年20多年来首次出现年度销量下滑之后,2019年中国乘用车销量可能会下降5%。”

而所谓车市的3-5年”攻坚期”,或许有着两层深刻含义,一方面,意味着中国车市仍需要3-5年的周期性调整时间;另一方面,车企需要花加倍的功夫在企业转型上,而不仅仅只是幻想着靠政策大环境的支持,曾经”靠天吃饭”的车市早已一去不复返,仍需要这样的”苦冬”让所有车企都冷静下来,毕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车企持续”阵痛”

显然,这样的”苦冬”对于不少车企而言,恰似”热锅上的蚂蚁”,是一种煎熬。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末超过60家车企披露了2019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其中,近30%的车企预估上半年将出现亏损,超过40%的车企预估今年上半年业绩会下降。

除了财报亮红灯,一些竞争力和产品力都相对较弱、游离在主流市场边缘的车企更是遭遇了”生死劫”,频频传出车企工厂停产、欠薪、裁员等消息。

其中,神龙汽车屡屡受困,被曝减员、卖地、关停工厂;负债累累的力帆汽车,深陷股份冻结的财务困境;曾全国第一的汽车经销商集团庞大却巨亏60亿破产重组,惨遭逼宫;手握新能源生产双资质、曾被李嘉诚加持的长江汽车也陷入员工讨薪的困境;奇点汽车也被曝出员工无薪可开、量产车遥遥无期的尴尬局面……

不论是游离在主流市场的边缘车企神龙、力帆等,还是曾经最大的经销商集团,抑或是曾风风火火的造车新势力,在寒冬的蔓延下,工厂关闭、欠薪裁员、破产重组,”伤痕”一件一件被撕裂开来。

车市酷寒、车企叫苦连天,已成不争的事实,但逃避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只能硬着头皮去面对。

车市寒冬是谁的春天?

即便残酷的数据告诉大家,寒冬还会更长,但总有人仍将希望寄托在”金九银十”所谓的传统销售旺季上。

将记忆的长河拉回2008年金融危机那一年的严重车市寒冬,”金九未金”,9月同比下降1.44%,汽车行业年产销1000万的”小目标”最终以全年938.05万辆收尾,增速大幅下降15%,超千万的产销目标也成为泡影。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去年同样也以”金九未金”、”银十未银”的惨局收场。

不过,2008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4万亿投资、10万亿贷款相继出台,于是中国汽车销量出现了立竿见影的回暖趋势。

而如今的汽车市场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中美贸易战摩擦、楼市低迷、股市下跌、经销商整体经营遭遇困难等等,无一例外的使得车市变数极大。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正是因为车市的寒冬这个具有极大不确定性的变量,也成为车市优胜劣汰的绝佳调整期。

这样的迹象早已有所凸显,尽管美系、德系、自主因车市寒冬都叫苦不迭,但日系车却风生水起的迎来了春天,以丰田为首,包括本田、日产在内的日系军团,成了2019年上半年汽车市场公认的最大赢家。

拿丰田来说,无论是广汽丰田还是一汽丰田都在今年上半年释放出了自己的能量,其中一汽丰田上半年销量达到351944台,提前完成半年KPI,同时广汽丰田销量达到311224台,同比大增22%,在车市寒冬中销量不减反增,这几乎是大多数车企所羡慕的。丰田之所以被人羡慕,除了强大的体系能力外,更有技术、品质的坚定革新,以及TNGA架构和双擎强大产品力的厚积薄发。

除了丰田,吉利也在寒冬中迅速崛起,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销量依然中国品牌第一,行业第四。数据显示,上半年,吉利汽车累计总销量达651,680辆。吉利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归功于其轿车和SUV的双线增长,上半年,吉利汽车的SUV产品总销量达到365,389辆,在吉利总销量中占比56.07%;轿车累计销量271,352 辆,占比42%,轿车在中国品牌中一支独秀,SUV 处于整体市场的前列。

如果没有这场凛冽的车市寒冬,像丰田这样的真正有体系力、有品牌溢价力、有核心技术的车企就不会脱颖而出,很多有着落后产能的边缘车企也不会迅速被淘汰。毋庸置疑,日系的春天、吉利的崛起并非是偶然现象,车市寒冬在客观上也起到了助推作用。

“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看来车市寒冬光靠熬是熬不过去了,但这场寒冬能让真正有实力的车企迅速崛起,让毫无任何硬核的车企迅速边缘化甚至逐渐被淘汰,让那些功利主义退潮,这又何尝不是车市寒冬的意义呢?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5161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