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籍高管取代李峰任CEO,换帅能改变观致目前的窘境吗?

不出意料,观致又换帅了。2月21日,观致汽车发布消息称,前日产-雷诺联盟全球新能源总监矢岛和男加入观致汽车并担任CEO,而宝能汽车常务副总裁李峰不再兼任观致汽车CEO一职。

日籍高管取代李峰任CEO,换帅能改变观致目前的窘境吗?

矢岛和男

日籍高管取代李峰任CEO,换帅能改变观致目前的窘境吗?

同时与矢岛和男一同加入观致汽车的还有,前日产-雷诺联盟车辆互联互通技术全球总监长原巨树、前英菲尼迪全车系开发总负责人平井敏郎、前日产专家刘强,分别担任观致COO、观致CO-CTO以及副总裁的职务。

尽管官方消息称李峰仍任宝能汽车常务副总裁,但小道消息称,李峰已办完离职手续。去年11月底,宝能汽车副总裁兼观致汽车执行副总裁蔡建军宣布离职,彼时距离他3月份加盟,仅8个月时间。李峰比蔡建军早入职一个月,到现在刚好整一年。

这一年时间,对于汽车老将李峰来说,甘苦自知。一方面,外界传闻他加盟时年薪高达千万,而且姚老板要求他们高管出差时都必须坐头等舱,休息好了才能更好地工作,这与国企一把手都必须坐经济舱形成鲜明对比;另一方面,传闻姚老板不仅完全不懂汽车行业,而且完全没有敬畏之心,霸道、专制,虽然身居宝能汽车常务副总裁高位,但李峰并没有太大自主权。

日籍高管取代李峰任CEO,换帅能改变观致目前的窘境吗?

2017年12月21日,宝能正式入主观致,交易完成后,宝能集团、奇瑞汽车和量子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别为51%、25%和24%,宝能控股观致,并引入李峰等职业经理人,开始了对于观致的大洗牌。今年1月8日,宝能集团再次以15.6亿元,购入量子公司手中12%的观致股份,至此,宝能、奇瑞和量子公司分别持股63%、25%和12%。

这似乎从侧面表明了姚老板对于做好观致的决心和信心。然而,光有钱不一定能运营好一个汽车品牌,相比房地产来说,汽车的产业链更长,制造过程更复杂,竞争也更激烈。但姚老板作为一个“门外汉”,却笃定自己能够玩得转汽车产业,对于职业经理人并没有给予足够的授权。

更重要的是,姚振华在研发、市场营销上也不舍得投入。观致内部人士透露,宝能入主观致一年多来,研发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之前宝能承诺每年将投入100亿元用于观致汽车新车研发,基本就是“水中月、镜中花”,甚至,连最基本的市场营销费用都不批。

日籍高管取代李峰任CEO,换帅能改变观致目前的窘境吗?

“当时蔡总(蔡建军)要向陈琳(宝能控股(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观致汽车法定代表人)汇报,陈琳跟姚老板一样,也是一个非常强势的女人,而且对于汽车行业一窍不通,不愿意做任何市场推广活动,所以基本上我们只能靠刷脸。”观致内部人士透露。

然而,即便这样,观致2018年还是实现了47,928辆的销量,这其中,主要来源于宝能共享平台“联动云”,但“联动云”并没有为终端经销商带来实际的销量增长,同时由于内部采购以低折扣结算,还扰乱了市场价格,使得经销商雪上加霜。

日籍高管取代李峰任CEO,换帅能改变观致目前的窘境吗?

去年底,观致经销商联名上书维权,称经销商的日子已经“苦不堪言”。

日籍高管取代李峰任CEO,换帅能改变观致目前的窘境吗?

是李峰团队不懂得产品销售和渠道建设吗?非也。李峰带领的团队,可以说是国内汽车行业非常优秀的团队,无论经验还是口碑都有目共睹。但他们作为职业经理人,还是没能改变姚老板对于汽车行业的判断和决策。

此番再次换帅,日籍高管团队能够改变姚振华和宝能的做事风格吗?能够解决经销商的痛点吗?能够推进观致的产品研发吗?难!

尽管这几个有日产背景的高管,可能深谙汽车行业发展规律,在研发上也有各自的技术专长。而且观致官方表示,引进日本团队是观致汽车对于自身战略需要而做出的战略决策,通过引入日本汽车工业的精细化管理理念、研发资源和技术,进一步提升观致汽车的国际化水平、技术研发能力、体系建设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强化观致自主中高端的品牌定位。

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姚振华愿意投入并放权的基础上。有消息称,姚振华目前自己亲自出马抓采购,对职业经理人团队进一步收权。

日籍高管取代李峰任CEO,换帅能改变观致目前的窘境吗?

姚振华

更重要的是,从2011年更名观致汽车并推出产品至今,观致最大的痛点从来就不是产品和研发,无论是观致3还是观致5等,在产品力上都获得了业界和消费者一致的认同,属于“叫好不叫座”的典型代表。

这一方面是推出时机不太对,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一开始没有认清市场格局和自身定位,几个股东方互相扯皮,错过了好的发展时机,之后高管团队又几易其人,很难形成统一的发展思路和战略。

日籍高管取代李峰任CEO,换帅能改变观致目前的窘境吗?

如今,中国品牌已经集体发力中高端,无论是WEY还是领克,销量和口碑都远超观致。随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留给观致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但也有人说,以姚老板的智慧,哪怕走一些弯路,不出3年时间,一定会摸到汽车行业的门道。

只是,汽车行业发展如此日新月异,谁又知道,3年后已经是怎样的物是人非呢!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1459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