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销量目标皆已出炉,为何体量越大的品牌越“怂”?

截至目前,各大主流车企基本都已经公布了2019年的销量目标,由于行业普遍认为中国车市已经从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因此不少销量较大的品牌都选择了稳扎稳打的策略,销量目标定得并不高。

比如,一汽-大众2019年的目标是144.5万辆,相比去年的年销量,增幅仅为3.88%;一汽丰田也一样,2019年的目标是74.5万辆,增幅为3.47%;哪怕是2018年市场最大赢家的三大豪华车品牌(奔驰、宝马和奥迪),也对市场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019年销量目标皆已出炉,为何体量越大的品牌越“怂”?'

而在外界看来,最“保守”的要数吉利汽车了。在去年创下中国品牌年销量新高的150万辆后,吉利对于2019年目标的设定,仅仅是加了1万而已,销量增幅仅为0.67%,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对此,有人表示理解,也有人嗤之以鼻,觉得这些车企“怂”了。

其实不然,相比往年,无论是一汽-大众,还是一汽丰田,其目标销量的增幅都比以往要大一些,尤其是对于一汽-大众这么大的体量来说,追求量的增长并不容易。而一汽丰田则颇有些不随波逐流的味道,在年轮经营的理念下,一汽丰田并不谋求大幅的销量增长,这使得其在市场火热的局面中并不突出,反而是市场不景气之时,这种稳定增长的能力,更令人惊叹。

至于吉利,前段时间有这么一篇文章很火,说的是“人人都在学吉利,吉利暗自追丰田”。的确,快是一种能力,慢是一种智慧,在造车这场长跑比赛中,韧性比速度、成就、光环更为重要,所以,主动慢下来的吉利汽车,才更加令人尊敬。

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寻找确定性,这是最值得点赞的地方,以上这些公布成绩和预期的车企其实并不“怂”,反而相当的有勇气。当然,还有包括红旗、长城、比亚迪、捷途等车企也很有野心,给出了很大的增幅预期,在寒冬中逆势上扬的信心十分明显。

02

其实,在市场大盘渐趋稳定的当下,若想追求销量的大幅增长,就意味着要从竞争对手那里抢份额,而在不少人看来,抢份额的手段似乎主要就是推新品。虽说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但说实在的,如今市场上冒出来的一些新品,看起来并无亮点可言。它们更像是一次无意义的试探,掺杂着主机厂投机的念头。

当然,若是体系能力健全,推新能力足够强,以这种方式去追求销量增长最好不过。就像在去年齐头并进、你追我赶的三大豪华品牌一样,奔驰计划在2019年推出15款新车,奥迪计划推出18款新车,宝马计划推出的新车更多,达到21款。实力够强,寒冬就不足为惧。

然而,也还有很多车企没有公布2018年的业绩,以及2019年的预期,这些切实感受到当下市场彻骨寒意的车企,其实心里更发慌,品牌力比不上,产品力差强人意,连经销商都闹着要退网。虽然对于现状的改变,最终要落在推新上,但绝不仅仅流于推新的表面之上。

019年销量目标皆已出炉,为何体量越大的品牌越“怂”?'

除了推新,降价是不少车企应对寒冬的另一大举措。在汽车市场上摸爬滚打了数十年的“老炮”们都明白,市场不好的时候,降价是最立竿见影的手段,没有之一。但是,这种做法一来有损身段,对品牌的长远发展弊大于利;二来会扰乱市场,在一个品牌撕开口子之后,其他企业也要开始跟庄,甚至下重注。

所以,降价哪怕玩出再多花样,只要不是按照产品节奏有序进行,都很有可能会将所有参与进来的车企,拖入囚徒困境,得到一个看起来很好的处境——在一定时期内暂时缓解销量压力,但归根结底没有人会是赢家——都难以实现销量的大幅增长。

019年销量目标皆已出炉,为何体量越大的品牌越“怂”?'

03

矛盾分析法认为,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在车市寒冬这一特殊背景下,片面追求销量的增长,是不是有些不合时宜呢?换句话说,在车市不景气之时,防守会不会才是最好的进攻?

何为“防守”,就是强化自身的体系能力。具体来说,一是潜下心,多把钱花在技术的进化上,车企还是要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供应商提供什么,就采购什么。

在一众汽车品牌中,日系是最能沉得住气做技术研发的,无论是丰田热效率高达40%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还是本田的i-MMD混动系统,抑或是日产的VC-T发动机可变压缩比技术,都惊艳绝绝,令人望尘莫及。而这些日系品牌,也大多是凭借产品实力而非产品数量赢得市场的。

019年销量目标皆已出炉,为何体量越大的品牌越“怂”?'

二是加强成本控制水平,从而提高产品的盈利能力,这也为不可避免的降价提供空间,并维系经销商。其实在很多自主品牌老总的眼中,北京现代哪怕遭遇挫折,依旧有很大的可能重回巅峰,因为其成本控制能力着实一流,这种高效稳固的全价值链,为其复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更何况,现代的技术实力并不比日系来得差。

说到这里,经销商的生存状况值得单拎出来讲讲。每到年底,都会有一些车企明知已完不成任务,但为了让成绩单好看,就开始调整经销商的库存量。而这种行业潜规则,在去年格外突出。

2018年12月底,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显示,12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6.1%,环比下降9个百分点,同比上升18.33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警戒线之上。

019年销量目标皆已出炉,为何体量越大的品牌越“怂”?'

作为与主机厂唇亡齿寒的合作伙伴,其实缓解库存压力与风险,要比冲击销量数据更能给经销商带来信心。尤其是在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片面追求销量增幅只会给经销商带来痛苦。

三是提高售前与售后服务水平,尤其是售后方面。当下,有不少品牌正在推动渠道的涣新,用更多新技术,来革新消费者的购车体验,这是好事。但有一点需要注意,服务人员仍然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尽管部分从业者职业精神稍显薄弱,但品牌方唯有加强管理这一条路可走。

可以这么说,体验和服务,是车企更大的“舞台”,也是所有致力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车企必须攻克的难关。

019年销量目标皆已出炉,为何体量越大的品牌越“怂”?'

市场风云变幻,接下来车企想在“新常态”的竞争下胜出,就应该由过去盲目追求销量、体量发展,转为追求经营质量的发展,围绕经营理念、技术创新、企业模式、商业模式展开全方位的转型升级。

正如诺基亚前CEO约玛·奥利拉在回忆录中写到的:“我们都知道问题所在,但内心深处却无法正视现实,公司大型计划仍在持续进行,我们应该关注长远前景时,却只检讨了下一季度的销售预测。”没有危机感与沉下心改革的勇气,像诺基亚这样的行业巨擘都倒在了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面前,这样的前车之鉴,为后来者敲响了警钟。

去年,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自199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这对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已经过时了,如果不能及时做出调整,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或许,不以增幅论成败,但以体系论英雄,这才是一个成熟的汽车市场,应有的作风。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1332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