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的神奇卡车:老人小孩都能开全靠车头的两个大球

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于近日一炮走红之后,剧中重型载重卡车在启动瞬间弹出的安全标语也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就连正儿八经的”官宣”也开始应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作为交通安全宣传标语,足可见”小破球”的效应之强。

不过,和人人熟悉的交通标语不同,这些重型载重卡车的驾驶室座前安装的球型物体却让很多观众摸不着头脑:熟悉的方向盘哪去了?这颗球又是个啥玩意?它比方向盘还好使?

《流浪地球》的神奇卡车:老人小孩都能开全靠车头的两个大球

图为《流浪地球》片方提供的重型载重卡车概念草图,座位前的两颗”球”非常显眼。

实际上,对于经历过《流浪地球》”二刷”乃至”多刷”的观众就难免能从片头的叙述中捕捉到细节:在地球面临毁灭危机,任何人都不能置之度外的背景下,”驾驶球”的出现是降低驾驶重型车辆的体力需求,使得原本因体能问题被排除出重型汽车驾驶队伍的老龄熟练驾驶员也能”人尽其用”。

而在剧中,观众也能清楚发觉到相较”笨重”的传统方向盘,操纵球的无级转动操作确实能更省力,甚至能免去整个上半身都为拉动方向盘而发力的尴尬状况。

《流浪地球》的神奇卡车:老人小孩都能开全靠车头的两个大球

图为《流浪地球》片头一闪而过的细节,部分解释了”操纵球”出现的原因。

当然,扩展驾驶员的适应区间是一回事,车辆本身的”硬性需求”是另一回事。即便主角驾驶的重型载重卡车依旧有”换挡、离合”等操纵步骤,意味着该车不仅是传统的内燃机动力车辆,动力传动系统还是较为简单的手动变速器,但从该车异常强大的通过性和一闪而过的细节早就证明,这辆”全球统一标准”的重型载重卡车不仅所有车轮都具备动力,这些驱动轮更能独立转向。

《流浪地球》的神奇卡车:老人小孩都能开全靠车头的两个大球

图为前两轮可独立转向的前苏联MAZ-537重型拖头,流浪地球中的重型卡车和MAZ-537有不少相似之处。

不同于传统车辆依靠前轮”惯性转向”而后轮跟进的机制,能够独立转向并同时提供动力的轮组越多,重型车辆的侧向机动性也就更强。

举个例子来说明吧。在液力传动装置出现之后,履带式装甲车辆就能”原地转向调头”,但这对于大型轮式车辆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MAZ-7907可能是个例外,它的12对轮组中有前后各4个轮组为具备动力的转向轮,正是这一设计给予了超过30米的它”原地回旋”的能力。

《流浪地球》的神奇卡车:老人小孩都能开全靠车头的两个大球

图为片方放出的重型卡车(拖头部)侧视图,考虑到后部拖车无动力,前车的高机动性是必要的。

毫无疑问,要想驾驭这台全轮轴可动可转向的”主角车”肯定不容易,经由片中角色之口我们也能得知,登上它需要至少数年的培训,而”操纵球”正是让它动起来的关键:相比于传统的,只能沿着轴向水平面旋转的方向盘,操纵球具备更灵活的转动模式,旋转-往前滚就能令车辆斜着向前推进,一个操作就能取代方向盘和油门的精准配合。

《流浪地球》的神奇卡车:老人小孩都能开全靠车头的两个大球

图为某款轨迹球鼠标的拆解图。

事实上,类似”一步到位”的情况也早在绘图、设计等行业出现多年。在光电鼠标大行其道的时代,有些人却更青睐于将机械球状定位体外置在鼠标上部的”轨迹球”,只因为它的定点能力和滚动反馈较光电鼠标更佳。

从这一点看来,”操纵球”出现在这部科幻大片中也像是有几分合理性:正如美国大兵已经在使用游戏机手柄操控战斗机器人这一幕在数十年前难以想象一样,或许有谁受了这部电影的启发,将卡车司机手中的方向盘换成球,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1023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