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地方政府都在追逐智能汽车?_新能源汽车,能源,技术,奇瑞汽车,无人驾驶,屏住呼吸智能汽车来了,新能源,丰田汽车,观致汽车,吉利汽车,国创上头条,上海,大众桑塔纳,电脑,环境保护,自行车,WEY,让梦发生,文化,家用电器

如果房地产业衰落了,在中国哪个产业能够替代之?

中国汽车产业工业增加值约为8.5万亿人民币,相对的全国家电市场为1.5万亿,全国工业增加总值才不过30万亿。从总量角度来说,汽车产业是能够接盘房地产,填补地方GDP空白的产业的,估计恒大宝能就是这么想的。

01 汽车制造,民族情结的典范

为什么地方政府都在追逐智能汽车?

“国产手机虽然强大,但就玩了个组装,芯片都是进口”

“联想就是个攒机的,核心器件跟操作系统做不出来”

“中国互联网只是应用创新,底层还是被美国所掌控”

“国产车质量就是不行,造不出来高性能发动机”

这些认识错了吗?

并没有。

中国制造业的低端形象一直被国民所诟病,数据的增长并没有换来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从近期中美贸易战便可见一斑:体量不能换来对整个产业链的控制力。这便积累了很重的民族情结:中国真正的强大,要体现在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要全面的强大。

中国汽车产业就是这种情绪的典范:自1984年桑塔纳落户上海,中国乘用车便一路狂奔,从0飞跃到现在的接近3000万辆,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相对于家电、电脑、手机这种整机基本是国产品牌不同,当前汽车产业连整车级都是合资品牌的天下,更不要说核心零部件。作为制造业的龙头,共和国的长子,似乎汽车产业并没有成为家里的顶梁柱,技术、产品、品牌全线落后。

与之相对应的是,美国人民似乎不大在意满大街的丰田汽车,也许曾经有用,也就别无他求。

为什么地方政府都在追逐智能汽车?

02 换道超车的逻辑

什么是汽车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产品、品牌。

乘用车燃油车发动机还能做过国外吗?很难,落后的不仅仅是在研发技术层面,更是生产、工艺全套产业链的落后,研发的出来造不出来。世界零部件百强中国的企业就那么几家,还都是非核心零部件。

整车产品的质量能做过国外吗?有希望,从“奇瑞奇瑞,修车排队“到奇瑞整车质量的全面提升经历了将近10年的时间,跟技术不同体系是有文化适应性的,全套引进丰田的精益管理体系也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国情,体系是一点点的建立的,这需要时间。

最后是品牌,传统赛道很难。从奇瑞最早做的观致,到后来吉利的领克,与长城的WEY,国产品牌一直都有品牌向上的梦想,效果似乎不是太好。品牌是一个企业全方位积累产出的结果,百年老店的品牌故事不是一两个产品系列所能讲的出来的。

同时,从国家层面来看,环保强压下的清洁能源战略,与制造业智能升级战略已经十分清晰,汽车作为制造业龙头要起到带头作用。

国家有战略、行业有压力、企业有动力、民间有情绪,四化看起来是这个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

产能过剩是问题吗?是问题,但不是错误。

为什么地方政府都在追逐智能汽车?

据统计,当前全国新造车势力约300家,各地方政府规划产能超2000万辆,产能利用率不足10%,地方政府一窝蜂的上马新能源似乎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甚至有些一二十万人口的小县城也上马几十亿的新能源整车项目,对地方财政的压力非常大,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但不是错误。

一方面从宏观来看,一个行业的发展是要经历一个从过剩→淘汰→稳定的过程,新能源汽车走的很快,在国家补贴政策强力驱动下很快达到了顶峰,行业很快来到了阵痛期。但从微观层面来看,这个阵痛期对地方政府似乎有些残酷:大批资金的投入,空置的厂房,失业的工人。

为什么地方政府都在追逐智能汽车?

另一方面,新的赛道已经建立,选手已经就位,谁都不想丢失赛道,但竞争就要有淘汰,胜出的就那么几个。

所以对地方政府来说,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是个大问题,要花大力气去解决,但不是错误,在历史浪潮下,地方政府想要政绩就要做出抉择。换道超车是在培育一个全新的产业,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总要有流血。

03 智能汽车的中国路线

L2以下的ADAS市场已经被博世为代表的国际零部件巨头所垄断,针对L4+的自动驾驶国际还没有成功的经验。换道超车当然要关注到这块的空白,单车智能发展了将近10年还没量产,中国选择中国特色的智能汽车技术路线:车路协同。

为什么地方政府都在追逐智能汽车?

既然当前的技术无法实现单车智能的量产,那么把技术难度降低呢:一部分的功能放到路端,通过路的协同实现自动驾驶,就是智能的车跑在智慧的路上,通过智能的环境保障车辆的运行。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想法,而且跟中国的国情非常吻合,中国擅长集中力量办大事。

为什么地方政府都在追逐智能汽车?

车是车企来造,路当然要政府来修。这似乎又出来前面讲到的新能源汽车所面临的问题。

04 冷静的车企与热情的地方政府

如果说ADAS会逐渐成为汽车的标配,那么L4+的高级自动驾驶似乎只是车企品牌宣传的工具。

无论从国家战略层面还是从用户需求层面,车辆的智能化永远是一个政治正确的选项,车企不敢说自己不做自动驾驶,但自动驾驶的难度似乎超过了车企所能承受的范围。于是大家看到了一个现象,各个车企都在喊智能网联,都在做自动驾驶的样车,但真正做的好像不多,甚至还不如互联网公司与出行服务公司积极。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智能网联汽车的建设中,从实验区、示范区到最新的先导区,地方政府看到智能汽车后面很大一块蛋糕,期望通过智能汽车打通智慧出行与智能交通,进而打通智慧城市,从而实现整个地区的智能化,带动地区经济的腾飞,这是一个非常终极的梦想。

拿某一中西部城市为例,为了发展智能汽车产业,在国家级新区建设了自动驾驶测试基地,配套的场景还有高速公路、半封闭道路实验区等,铺设了大量的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5G-v2x、高精度地图、智能化路测单元等。同时成立了平台公司负责智能网联相关的运营、招商孵化、检测开发等工作,据悉已经投入了几十亿的资金,这么大的基础建设及投入对一个非一线城市来讲负担是比较重的,但能够产生直接收益的时间还是非常长的。

据统计国内已经颁发自动驾驶路试牌照的地区有:北京、上海、福建平潭、长春、重庆、深圳、无锡、杭州、苏州、长沙等,这些城市的努力促进了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但作为实验来讲,似乎嗅到了一些新能源汽车的味道。

为什么地方政府都在追逐智能汽车?

而自动驾驶相对发达的美国,自动驾驶路试牌照主要集中在加州,以硅谷为中心,而且美国自动驾驶的技术路线是单车智能,相对来讲地方政府不需要做太多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以管理为主。

为什么地方政府都在追逐智能汽车?

05 给地方政府的建议

在当前国际环境复杂,房地产疲软的环境下,地方的经济会承受较大压力,寻找新的经济动能是地方政府重要任务,智能汽车看起来完全满足地方政府的需求:智能化的概念、巨大的产值、绿色环保的标签、中国特色的核心竞争力。但一切都要量力而为。

从智能汽车整个行业发展来看,需要地方政府作出引导,但要跟地方政府的实力想结合,有几个因素地方政府要评估。

一、地方财力。智能汽车不是一个投入就见产出的行业,需要先进入赛道再长期的投入培育市场,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要有持续的现金流输入。

二、 产业环境。汽车产业需要的不仅仅是钱,还需要产业链的配套,智能汽车的环境打造不仅仅是智能的道路那么简单,还需要全方位的产业配套。

三、龙头企业。汽车产业需要龙头的拉动,一个车企可以带动整个地区对汽车的理解,智能汽车首先是汽车。

所以,作为智能汽车发展所需的智能道路环境来讲,现存的示范区、先导区数量已经基本满足智能汽车道路实验的需求,地方政府特别是经济不是很发达的三四线地方政府,还是要综合评估、冷静看待智能汽车这个新生事物。

原创文章,作者:cesif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sifu.com/article/6841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